
2024年4月5日上午,山東省青少年科普專家團團長、國家二級教授、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趙遵田夫婦專程參觀了王有存將軍捐資興建的青駝孝德文化園。
青駝孝德文化園座落在蒙河岸邊的沂南縣青駝鎮青駝北村,是全軍英模代表、濟南軍區第九六〇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王有存教授個人捐資七十余萬元所建,全園設計古樸莊重,園內主體建筑是“鼎鬹亭”,為王有存先生親自命名。造型采用傳統的六角飛檐型式,紅柱黃瓦,黑色匾額、聯板,鬹狀大理石碑,渾然為一體。
北村古遺址鼎鬶亭匾額、紀念亭楹聯和遺址紀念碑聯均由國家一級書法家、中國骨刻文書法藝術第一人丁再獻先生以骨刻文字所書,拙樸莊重。

一鼎一鬹蘊聚先民智慧,
百行百業彰揚時世文明。
鼎鬹缶甕七千歲,
古道山廬一萬年。
孝德文化牌坊正面兩邊是沂南縣政協原副主席、諸葛亮研究會會長李遵剛先生所撰楹聯:
孝行天下封賢圣,
德化人間矗楷模。
后面兩側楹聯由著名作家、山東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巡視員王兆山撰聯:
寄鼎托鬶援引古韻壯時韻,
宣德布孝趨推祖風襄世風。

在鼎鬶亭左側有大理石塑像二十四孝圖,右側有當代楷模雷鋒、王進喜、焦裕錄、白求恩,圍墻上有孝德文化、北村村史等。趙遵田夫婦來到孝德文化園參觀,遇見了正在修復古橋的王有存少將,只見他和村中施工人員一道干的熱火朝天,心中肅然起敬。參觀完孝德文化園后趙遵田夫婦又參觀干娘亭、石碾亭及王有存故居等。

青駝北村是王有存的家鄉,建設家鄉回報故里一直是王有存的宿愿。王有存省吃儉用,將多年來的積蓄70多萬元投入到家鄉青駝北村,先后修復了街道路面、疏通河道、重修金鋦橋、建起了干娘亭、鼎鬶亭和孝德文化園等鄉村文化旅游項目,為城鄉文化旅游和美麗鄉村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趙遵田夫婦一邊參觀一邊對王有存所做的貢獻敬佩不己,稱贊王有存是一代鄉賢,當代楷模,非常值得發揚和學習。
趙遵田簡介: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先后榮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全國師范院校優秀教師曾憲梓基金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山東省智庫高端人才等榮譽稱號。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分類及植物資源學,曾前往加拿大國家自然博物館做高級訪問學者。

新疆17歲少年艾力西爾·吾買爾刷新紀錄
無車隊、無接親、無伴郎伴娘……“極簡
偉哉 堽城壩
上海一超市自動扶梯故障致女子下半身被
李強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田徑——全國室內錦標賽:田子重獲男子
體育中考當前 醫生支招科學備考
“一國兩制”實踐開啟新篇章——橫琴封
走進昆明植物園“扶荔宮”
春分時節踏青賞花
山東棗莊:龍獅大賽迎接“二月二”
巡護泰山的那抹“火焰藍”
觸摸傳統文化之美 東南大學“花間課堂”
重慶:志愿服務 弘揚雷鋒精神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盧錫永、冉戌英夫婦義務巡河三十余載—
60歲識字、75歲寫作、80歲畫畫,“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