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藝人被人無故預訂航班機票,且圍繞該行程已被編造出各種不實傳聞,引發關注。媒體發現,不少網友發帖表示希望購買藝人個人信息,同時在這些帖子下,也聚集著一些涉嫌售賣明星信息的不法分子。有出售賣家稱,內娛700多人的身份證信息可以7元出。
“700多人信息7元賣”,“批發”售賣個人信息的叫囂猖狂至極。更讓人憤慨的是,照此計算,平均每個明星藝人的身份信息,在“黑市”上還不值一分錢。當身份證等個人敏感信息,以如此近乎“免費送”的形式在網絡公開兜售,刺痛的是每一位公民的神經。
買賣他人信息是違法犯罪行為,這是毋庸置疑的。《刑法》《民法典》《個人信息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非法收集、使用、非法買賣他人信息等行為及其法律代價,都作出了清晰規定。這一方面說明,一些不法分子利欲熏心,對違法并不畏懼,對犯罪抱有僥幸;另一方面也表明,嚴厲打擊保護個人信息,具有常態性、復雜性、長期性,要時刻與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種種行為做斗爭。
過去的多起案例告訴我們,非法收集、買賣和使用個人信息,往往不是一時的孤立行為,而是有一條潛伏的專業產業鏈。這背后既有“需求端”的驅使,也有“供給端”的不法生意。因此,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就不能只是揪著“暗流”下涌動的黑色生意,同時也要對需求前端進行治理。要讓那些試圖購買和非法使用他人信息的人,清晰看到“雷區”的邊界,明白伸手被捉的代價。
回到某藝人被人無故預訂機票一事。在該藝人遭受個人生活困擾之時,竟然還有不少人發帖表示希望能夠購買到藝人個人信息,這是多么無知無畏!網絡平臺和軟件鼓勵網友舉報,采取措施凈化網絡生態的同時,公安等部門更要展開深入調查,通過一起起的典型個案,逐步樹立起法律“高壓線”。
每個人的身份信息、生活軌跡等等,都受到法律保護。對于種種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行為,漠視就是傷害,放任就是縱容。個體勇于維權,執法及時深入,法律果斷公正,才能不斷擠壓掉買賣個人信息的罪惡勾當。

2024年全國春節“村晚”主會場活動在廣
重慶江津:“千米長宴”迎新年
多彩民俗迎新春
“十四冬”火炬傳遞活動在內蒙古呼倫貝
面向大眾的地理與歷史解釋的
傳承紅色經典 汲取奮進力量 濟南一中
中國核電與清華大學首個校級聯合研究中
冷的邊關熱的血,他們用堅定的行動詮釋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
新年第一天,7.3萬人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
列車上的聯歡會 溫暖春運回家路[組圖]
各地多彩民俗迎端午
2023年高考拉開帷幕
繽紛色彩,盡在春日里的調色盤!
神州大地春來早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回顧“高考釘子戶”唐尚珺:復讀14年只
“泰安好人”黃秀峰喜獲“愛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