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9日從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隊獲悉,本次考察期間,考察隊在東南極拉斯曼丘陵首次開展了冰下基巖無人機電磁探測,成功采集基巖電磁數據并實現了三維電阻率成像。這標志著我國在南極地質調查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也為南極地質調查和地學研究提供有力支撐。
南極大陸絕大部分區域被冰雪覆蓋,人類對冰下基巖認知程度極低。此次考察隊員利用自主研發的無人機電磁探測設備,在拉斯曼丘陵冰蓋上高效完成了16條測線的電磁探測數據采集。經過復雜的數據處理,成功計算出冰下基巖的電性參數,并重建了冰下基巖高分辨率三維電阻率成像。此次探測不僅給該區域的冰下基巖做了一次“CT體檢”,還結合磁異常等多種地球物理參數,實現了冰下基巖物性特征和地質構造的精細解譯。
考察隊員、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鄒長春表示,此次無人機電磁探測技術和設備的成功應用,對南極冰蓋穩定性、冰下地質構造及地下水賦存等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據悉,近年來針對南極的氣候環境和地質條件,中國科學家開展了極地地球物理勘探的攻關,自主研發了南極冰下基巖地質結構與構造評價綜合探測關鍵技術與裝備。這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將為極地科學探測提供有力支撐。(記者周圓)

全國首批“港澳藥械通”進口心臟起搏器
拜登一天為競選籌款2500萬美元
大汶河從這里流向遠方
盧錫永、冉戌英夫婦義務巡河三十余載—
WTT仁川冠軍賽 | 中國隊選手全部挺進八
濟南天橋區美協走進濟南立和中
走進昆明植物園“扶荔宮”
喜報!泰山科技學院師生大咖閱讀作品斬
“一國兩制”實踐開啟新篇章——橫琴封
超9000名醫生集體辭職 韓國醫療系統危
春分時節踏青賞花
山東棗莊:龍獅大賽迎接“二月二”
巡護泰山的那抹“火焰藍”
觸摸傳統文化之美 東南大學“花間課堂”
重慶:志愿服務 弘揚雷鋒精神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60歲識字、75歲寫作、80歲畫畫,“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