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進一步提升信訪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水平,切實推進信訪工作質效,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機制,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茂旗信訪局成立了潘志榮工作室,切實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注重源頭預防,夯實法治基礎,加強法治建設,健全化解機制,不斷增強信訪工作的前瞻性、系統性、針對性,真正把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
工作室成立以來,潘志榮同志通過蒙漢雙語向來達茂旗信訪局上訪的群眾耐心細致講解《信訪工作條例》,引導信訪人依法有序信訪、合理表達訴求,維護良好的信訪秩序。通過信訪事項相關法律條文講解和注重向群眾展示事實依據的法制化、人性化工作方式,暢通了群眾訴求渠道,延伸了法律監督觸角,走好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5月,烏克忽洞鎮東河村委會東河村張某到潘志榮工作室反映2014年自己不在村里居住,被自然村村長王某冒領青儲窖補貼款,要求追回補貼款。了解情況后,代辦員潘志榮分別到旗林草局調取補助發放清單、到財政局調取發放補貼清單,發現鞏固退耕還林棚圈驗收表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棚圈建設資金補助清冊能夠證明王某沒有冒領張某青貯窖補貼款的事實,并向張某予以詳細解釋,化解了張某和王某多年的糾紛,緩和了東河村干群關系,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達茂旗信訪局將不斷深化信訪工作改革創新,以潘志榮工作室為窗口,推動信訪工作預防法制化,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強化信訪問題源頭治理,推動各類資源和力量下沉到基層一線,把群眾的急難愁盼及時接得住,把群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化得掉,真正做群眾的“貼心人”和“代言人”。(孫麗)

傳承紅色經典 汲取奮進力量 濟南一中
中國核電與清華大學首個校級聯合研究中
冷的邊關熱的血,他們用堅定的行動詮釋
跨徑超600米!世界最大跨徑拱橋建成通車
山東一醫院自曝超8個月沒發工資、院長絕
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一審被控受賄8103
列車上的聯歡會 溫暖春運回家路[組圖]
創造歷史!匙翔宇獲中國首枚冬青奧會雪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
新年第一天,7.3萬人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
各地多彩民俗迎端午
2023年高考拉開帷幕
繽紛色彩,盡在春日里的調色盤!
神州大地春來早
查干湖冬捕又一年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回顧“高考釘子戶”唐尚珺:復讀14年只
“泰安好人”黃秀峰喜獲“愛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