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諺說“三九四九冰上走”,這不,今年首場寒潮就來了。中央氣象臺氣溫預報圖上,一些地方已經“凍到發紫”,冰凍線直抵華南,連廣東北部都將飄雪,南方部分地區還可能開啟“暴雪模式”。
1月21日,中央氣象臺寒潮、暴雪、大風三預警齊發;應急管理部針對湖南、貴州兩省啟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Ⅳ級應急響應。
去年底,有記錄以來同期最強的寒潮天氣讓人記憶猶新。眼下這輪寒潮又有何特點?

1月19日,在241國道湖北省保康縣后坪鎮紅巖寺路段,公路養護工人在進行除雪作業。新華社發(陳泉霖攝)
首先是影響范圍廣、降溫幅度大——大部降溫6℃至8℃、部分地區可達10℃至14℃。
再者南方將經歷今年以來范圍最大、最強的降雪過程。
沒有去“爾濱”,開門也能見雪地。雪花飄飄,讓不少南方人就地體驗冰雪樂趣。
但和久經大雪考驗的北方不同,濕冷的南方出現雨雪,各方面保障的弦要繃得更緊才行。

1月20日,湖南省婁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交警在婁星區雙江鄉設置警示牌。(湖南婁底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供圖)
天寒地凍,電線覆冰會不會中斷電力供應?
在貴州黔西市觀音洞鎮黃泥村,供電局工作人員加緊巡視所轄線路,及時消除樹障隱患和設備缺陷。
若雨雪致災,保暖物資儲備充不充足?
滿載棉被、防寒服的大小貨車已從湖南省備災減災中心出發,提前“發貨”到省內各地,確保群眾一旦受災能及時得到有效救助。
對于農民來說,最擔心的還是田地里的收成。
在重慶大足區中敖鎮“最憶小橘”園內,果農們提前給53000余株柑橘樹穿上了“防寒衣”,通過給果子套袋、給果樹蓋膜,增強柑橘樹對低溫天氣的抵抗力。

重慶大足區中敖鎮加福村“最憶小橘”園內,果農給果樹蓋上薄膜防寒。(重慶大足區委宣傳部供圖)
大家積極應對寒潮的同時,也不禁會問:“寒潮這么猛,憑啥說全球變暖?”
氣象專家解釋,這是因為氣候變暖使北極地區與中低緯度氣溫差減弱,難以維持強大的西風急流,導致極渦內的冷空氣變得“躁動不安”,更容易分裂南下。北極來的冷空氣,溫度遠遠低于我們生活的中低緯度地區,讓大家感到“速凍”。因此,寒潮猛烈和全球變暖不矛盾。
再過幾天,一年一度的春運就要開始,大家都想問回家的路是否好走?
目前,鐵路、電力、交通運輸、民航等部門正緊鑼密鼓,提前籌備。天兒再冷,回家的路總要暖意融融。(記者黃垚、向定杰、謝奔、周思宇)

“凍到發紫”!今年首場寒潮“速遞”南
電視專題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第三集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去世,享年78歲。
身份證通辦
河南汝陽:服裝出口加工助力婦女就業
中國在極地布放首個生態潛標
辭舊迎新 助力鄉村振興
山東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法知識競賽頒獎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
新年第一天,7.3萬人天安門廣場觀看升國
各地多彩民俗迎端午
2023年高考拉開帷幕
繽紛色彩,盡在春日里的調色盤!
神州大地春來早
查干湖冬捕又一年
來自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的攝影作品,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泰安好人”黃秀峰喜獲“愛國主義
熱心餐館老板奔赴地震災區支援 他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