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國家體育總局競技體育司司長張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24日,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簡稱“十四冬”)已有26個代表團摘金,30個代表團獲得獎牌,相比上屆冬運會,參賽代表團數量、獎牌覆蓋面大幅提升。
張新說,“十四冬”共有35個代表團參賽,接近夏季全運會,冬季項目走出了“山海關”。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冬季項目傳統強省保持優勢,廣東、浙江、四川等南方省份也獲得金牌。北京冬奧會對我國冰雪運動的引領帶動作用已充分展現,冬季項目“南展西擴東進”戰略取得扎實成效。
張新表示,本屆冬運會佳績頻傳。以有成績紀錄的速度滑冰項目為例,在公開組12個比賽小項中,男子全部6個小項、女子3個小項的成績超過了上屆冬運會,且男子10000米打破了全國紀錄。

2月24日,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公開組決賽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扎蘭屯金龍山滑雪場舉行。山西隊選手蘇翊鳴以96.60分奪冠。富田 攝
張新說,“十四冬”賽場上,既不乏參加過多屆冬奧會的老將,更有一大批“05后”“10后”運動員嶄露頭角。總體看來,“十四冬”達到了檢驗水平、鍛煉隊伍、發現新人、奧運練兵的目的。
張新介紹說,“十四冬”首次以省區市為單位組團參賽,允許一定條件下聯合培養運動員,很多南方地區省份首次參賽就獲得獎牌。他解釋了聯合培養政策:長期以來,我國冬季項目主要依靠東北地區,南方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基本不開展。為調動冬季項目運動員輸送單位的積極性,“十四冬”實施了聯合培養政策,實質是運動員取得的成績同時計入輸送單位和聯合培養單位。
實施聯合培養政策還有兩方面考慮:一是冬季項目在場地、器材設備等方面需要較大投入,僅依靠黑龍江、吉林,很難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而南方省份在小、巧、靈項目上有一定優勢,在發展夏季項目上也有成熟經驗,且夏季、冬季項目在訓練上有相通之處。聯合培養有利于推動全國范圍內發展冬季項目,有效促進我國冬季項目整體水平的提升。
二是由于冬運會對各單位參賽運動員人數有規定,黑龍江、吉林雖然在一些項目上有很多優秀運動員,但可參賽人數有限,造成人才浪費。比如,黑龍江七臺河市是短道速滑之鄉,形成了從小學開始的體系化訓練模式,培養了大量人才,但這些優秀苗子缺少參賽機會。聯合培養政策能有效激勵基層單位開展冬季項目訓練。
2018年國家體育總局實施冬季項目省區市聯合培養運動員政策以來,各單位在人才、場地、科醫等方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冬季項目加速發展,競技實力不斷提升,為北京冬奧會取得歷史最好參賽成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張新說,“十四冬”結束后,國家體育總局將優化完善相關政策,引領各省區市繼續重視冬季項目發展,加大自主培養人才力度,推動人才有序流動,實現冬季項目競技水平不斷提高。(完)

乒乓球——女團決賽:中國隊奪冠
備教材 迎開學
春節后首趟中老鐵路(萬象-成都)冷鏈
山東榮成:海上“春耕”
中國男籃輕松取下亞洲杯預選賽首勝
超9000名醫生集體辭職 韓國醫療系統危
新華時評 | C919海外亮相 國際合作又添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全國人大代表田淑嫻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
多彩活動迎元宵
重慶江津:“千米長宴”迎新年
列車上的聯歡會 溫暖春運回家路[組圖]
各地多彩民俗迎端午
2023年高考拉開帷幕
繽紛色彩,盡在春日里的調色盤!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拄拐行醫二十九載 精心呵護村民健康 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