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沙 袁晟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國迎來“民法典時代”。一年來,民法典順利實施,法治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有力保障民事關系和諧有序、社會穩定安寧,讓每個人收獲更多切切實實的“法治紅利”。
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法律傳統、法治信仰和法治自信集大成者,民法典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發展完善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于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從依法審理高空拋物案件,治理“城市上空之痛”;到撤銷一方隱瞞重大疾病的婚姻關系,保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再到判決明確安裝監控不得侵擾他人生活安寧……民法典頒布實施以來的一系列案件備受關注,彰顯對公民權利的全面保護,厘清各類民事責任邊界,讓經濟社會運行更加有章可循。
事異時移,法隨時變。規定單位防范和處置職場性騷擾的義務,明確網絡虛擬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確立參加文體活動“自甘風險”原則,增加“居住權”規定為“住有所居”提供法律保障……民法典回應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填補立法空白,更好發揮“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價值引領作用。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民法典的有效實施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期待民法典普法工作繼續深入開展,各級政府機關真正把民法典作為行政決策、行政管理等的重要標尺;司法機關秉公司法、公正辦案,及時出臺司法解釋,加強案例指導,讓社會公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民法典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成為每個人的行為準則。

尼日利亞超載船只沉沒致百余人失蹤 搜尋
沉痛哀悼!“雙星”辭世
臨沂交警依托“宣教基地”開展交通安全
孟昆玉:車水馬龍間的平凡與不凡
透過亮點看未來——第十二屆中部博覽會
紅色足跡丨紅色照金 薪火相傳
事故救助基金解難題 鄄城交警助民渡難
職業體驗博主: 是獵奇還是不被看見的生
習近平考察清華,透露哪些關于高等教育
“親情沂蒙·多彩臨沂”主題活動成功在
山東郯城:春雨滋潤 臘梅嬌艷
清明將至 緬懷先烈
山東郯城:年關集市好紅火 請福納福福滿
新春假期遇見情人節 香港情侶共度浪漫節
北京:新春賞花燈
中奧建交50周年:“細浪沖沙”的流金歲
被槍決的副省長胡長清,宣判當天被擊斃
“快閃式”黨史宣講,這個方式很燃!濟
信不信 徐玉峰帶群眾“改頭換面”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