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節奏加快,加班已成為各行各業的“家常便飯”,這種行為已經屢見不鮮,“程序猿”“公關狗”特別是基層黨員干部均表示“壓力山大”。改革力度的不斷加碼,群眾訴求的不斷提升,讓“五加二”“白加黑”成為了基層黨員干部的標配,“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成為了一種常態,更是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了一種“加班文化”,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種“加班文化”,正在侵蝕著黨員干部的奮斗初心。
很多時候都有這樣的一種怪現象,會議一開就是大半天,再等會議層層傳達下來再到落實,一天的時間就這么過去,那么留下來的工作任務,就只有靠加班加點來完成了。雖然單位沒有明確強制加班,但是,工作擺在那里,不加班,怎么完成工作?通常都是一個人來完成兩三個人的工作量,這樣,加班加點也就見慣不慣習以為常了;更是有的時候,一張報表就弄出幾十種模板出來,下面的人還在愁這個模板怎么報的時候上面又突然說“請以現在這個模板為準”,這樣平白無故增加工作量,真是勞命傷神,這樣的一個“加班緊箍咒”讓工作苦不堪言。
工作越難,就越要腳踏實地。然而,現在也存在這樣一種怪現象,很多人明明做完了手頭的工作,但就是要加裝加班不肯走,主要是為了讓領導看到自己對工作的“敬業”,以博得領導的好印象,或是明明完成了自己手頭的工作,卻因為領導或同事在加班,而不敢第一個人離開單位,所以,也就加入了加班的隊伍。這樣的一種怪現象透露著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無形當中給黨員干部套上了“加班緊箍咒”,不利于干部的成長與單位的發展。曾經就有人在研究工作效率時提出一個概念:告別偽工作。就是看似忙得腳不沾地,加班加點,誰都沒閑著,但一看效果還不咋滴,這些忙,只忙在了姿態上,卻沒忙到效果上。
現實生活中,“火上了房”、“水進了門”的情況畢竟不多,很多加班其實存在不小水分,大有調整優化的空間。或許,改變下只做“加法”的慣性思維和錯誤認知,多做做務實科學的“減法”,甚至干脆做“除法”的新思維,不斷完善考評機制,注重工作實績與成效、質量與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加班,不以加班論英雄,解除“加班緊箍咒”,讓黨員干部甩開膀子加油干,工作也就事倍功半了。

山東省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中心領導到濟
熱愛藝術的孩子們,你們的福音來了!
參與成功研制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引領我
湖南新田:趕制海內外訂單
泉城高校軍事社團巡禮之山東交通學院軍
走進2021世園會唯一的“學校園”:感受
人間丨接烈士回家過年 跨越三代的期盼在
蒙陰第十六屆桃花節盛大開幕暨臨沂市
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科大訊飛獲吳文俊
習近平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 倡
清明將至 緬懷先烈
山東郯城:年關集市好紅火 請福納福福滿
新春假期遇見情人節 香港情侶共度浪漫節
北京:新春賞花燈
紅紅火火迎新年
日本女子30年出席7屆夏奧會 成奧運會“
百年瞬間丨新中國第一壩的建成
毛主席贈送尼克松的12字墨寶,或許是這
保安→北大畢業生→校長,這是我聽過最
耄耋夫妻:一片丹心護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