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美麗的事物也可能有危險”,曾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米堆冰川,便暗藏“危機”。
從空中俯瞰,總面積達117.5平方千米的米堆溝流域宛如葫蘆。其中,米堆河上游海拔3800米以上就是冰川及永久積雪區。
“氣候變化對冰川影響很大。從研究結果來看,青藏高原東緣、南緣、西緣的大部分冰川在退縮。”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陳曉清說。

曾被評為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米堆冰川暗藏“危機”。 張素 攝
陳曉清踩了踩腳下石頭堆,補充說:“2010年時,我們所站的位置還是冰川,初步估計它現在退到1公里以外了”。
記者26日隨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川藏交通廊道建設科考車隊探訪此處,只見湛藍天空愈發襯出冰川素白,湖泊波光粼粼,其間綴有塊塊浮冰。
面對這幅美景,陳曉清卻并不輕松。他清楚地記得,1988年7月15日23時30分,米堆冰湖發生潰決。短短10分鐘內,洪流沿著米堆溝而下,卷走了米堆村,波及到94千米以外的波密縣城,給當地民眾的生命財產帶來了很大損失。
“當時洪流沖毀下游的318國道約30千米長,導致國道斷道長達一年之久。”陳曉清對記者說。
更令他擔心的是,隨著全球氣溫升高、冰川持續融化,他們在解譯2016年遙感數據時發現,當前米堆冰湖面積達到0.25平方千米——相當于1988年發生潰決以前的水平。
“蓄水量達到1988年潰決前的水平,意味著冰湖下一步有潰決風險,對318國道及未來建設的公路、鐵路都有危險。”陳曉清說。
面對危機,人們并非全然束手無措。自1988年以來,成都山地所的科學家們持續對米堆冰川開展研究,陳曉清列出主要四個方面,包括定期對冰川及冰湖進行綜合考察、定期進行遙感調查、建立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和室內模擬實驗。
“1990年,所里的前輩們就來進行綜合考察,他們早上6時出發,一直爬到海拔5500米以上的冰川位置,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陳曉清說。
科學家們還通過室內模型試驗,對米堆溝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泥石流與主河不同頻率洪水遭遇情況下,泥石流堵塞主河及潰決可能性,泥石流、洪水的危害模式進行了研究。
科學家們建議如果川藏鐵路走線,應從米堆溝流域對岸以隧洞的方式通過,這樣鐵路就將避開泥石流的直接危害范圍。他們提醒,在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對米堆溝的監測與預警,并關注沿線類似具有潰決風險的冰湖的評估與監測預警及應急處置措施的研究。

厲害了,我的紅事會,2020年活動有哪些
“中國網事·感動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
樸槿惠妹妹競選總統,“坑姐專業戶”這
西安疫情傳播鏈增至272例,外溢6市
疫情期間城市里的傾聽者、陪伴者
校園文化藝術節丨一方畫紙展才華,三
山東省文促會與旅促會聯合舉辦“泰山文
粗心學員丟失錢包 車管輔警完璧歸趙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頻會晤
怎樣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習近平這
“大觀杯”攝影比賽發獎儀式暨攝影作品
重慶:老舊社區變身網紅文創新地標
國慶佳節,他們堅守戰位
多彩花燈迎中秋
福建獨有,全國罕見!福州夜航龍舟火了
安心!暖心!應對突發情況,山東交警隨
周恩來巧贈外賓“蘑菇云”照片當國禮
為實現民族復興接續奮斗——寫在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