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14日發布了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報告,將阿斯巴甜歸為“可能對人類致癌”(2B類致癌物)之列,認為只要攝入量限定在一定范圍內,可放心食用。

2022年10月29日,一名顧客在意大利羅馬的一處超市購物。新華社記者金馬夢妮攝
阿斯巴甜是一種人工甜味劑,化學名稱為天門冬酰苯丙胺酸甲酯,被食品工業視為代替蔗糖的甜味劑。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阿斯巴甜廣泛應用于無糖飲料、口香糖、酸奶等各種食品和飲料產品中。迄今,阿斯巴甜在食品中的使用已在全球近100個國家獲得許可,但圍繞阿斯巴甜對健康的影響,數十年來爭議不斷。
在14日發布的這份最新評估報告中,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援引對人類致癌性的“有限證據”,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2B類致癌物)。具體來說,阿斯巴甜對人類致癌的證據有限,對實驗動物癌癥及致癌機制的證據也都有限。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在評估報告中重申,評估數據表明,并無充足理由改變此前確定的每日每公斤體重40毫克以內的阿斯巴甜允許攝入量標準,一個人每天的阿斯巴甜消費量在這個限度內是安全的。
世衛組織官網14日發布的一份新聞公報說,針對阿斯巴甜的健康影響,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和上述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進行了獨立和互補的評估。經過審查現有科學文獻,兩方面的評估都指出,阿斯巴甜在癌癥和其他健康影響方面的現有證據存在局限性。
世衛組織營養和食品安全部門主任弗朗切斯科·布蘭卡在新聞公報中說:“對阿斯巴甜的評估表明,雖然在常用劑量上阿斯巴甜安全性并不是主要問題,但已對其潛在影響作了描述,而且還需通過更多、更好的研究來進行調查。”

阿斯巴甜危害及風險評估報告發布:每日
黨員志愿者在行動
習主席的復信傳遞深厚情誼——訪比利時
廣西中考在大雨中開考 家長冒雨接送考生
海軍某總站 競爭上崗激發練兵動力
山東濟南:人防工程納涼點向群眾開放
16兆瓦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平潭外海開
浙江德清:多彩活動迎端午
2023年熊貓中心首只熊貓寶寶在臥龍神樹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預計
各地多彩民俗迎端午
2023年高考拉開帷幕
繽紛色彩,盡在春日里的調色盤!
神州大地春來早
查干湖冬捕又一年
來自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的攝影作品,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連續13年送考,張桂梅的故事,這次又讓
盲人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