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和小伙伴們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在很小的一間辦公室就開始創業。中關村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一個十幾個人的小公司從創辦之初就心懷天下,希望做全球市場……”
14年后,當雷軍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的身份,站上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全體會議的講臺時,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術不斷涌現,中國“新三樣”正走向廣闊的世界舞臺,而他創業起步的中關村也從曾經的“電子一條街”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

看得見、摸得著的創新成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辦于2007年的中關村論壇,以“創新與發展”為永久主題,已成功舉辦14屆。
在今年的論壇上,“創新發展”這一概念已轉化為參會者看得見、摸得著的直觀體驗。
在論壇咨詢臺,通用智能機器人能夠與參會者實時互動,還可以像真人一樣變換口型、表情和肢體動作。此外,AI數字人多場景播報、元宇宙工體數字足球、“2D-3D”實時轉換等技術給參會者帶來全新體驗。
今年2月推出的視頻生成模型Sora曾引發廣泛關注。這款模型可通過文本生成長達一分鐘的視頻。僅僅兩個多月后,本次論壇期間,中國首個Sora級視頻大模型Vidu發布。報道稱,Vidu是自Sora發布之后全球率先取得重大突破的視頻大模型,性能全面對標國際頂尖水平,并在加速迭代提升中。
在論壇首日,國產新能源汽車成了會場內外的熱門話題。雷軍將小米今年3月在北京落成的汽車工廠稱為“全球最先進的汽車工廠”,而他也從做“皮包工廠”的雷軍變成了如今“終于有了自己工廠”的“雷廠長”。
首次站到產業革命的第一梯隊
從一個地名到“中國硅谷”,再到與創新發展的內涵緊密相連,中關村這三個字含義的變化,不僅伴隨著身處其中個體命運的轉變,更映照著時代的變遷。
“我個人認為,第四次產業革命已經發生了”,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在論壇期間接受采訪時指出,這是中國第一次站在產業革命的第一梯隊。
朱光耀說,第一次、第二次產業革命,中國還處在封建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到了20世紀下半葉信息技術引發第三次產業革命時,中國改革開放剛剛開始。而在當下經歷的新一輪技術變革,中國正處于世界前列。
以成功“逆襲”的中國汽車為例,如今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已成為集多項技術為一體的“大號終端”,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
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周鴻祎在論壇期間接受采訪時直言,“國產車現在找到了做車的密碼”。他覺得,國產車的創新越來越多,越來越貼近用戶對各種細節的需求。而對比國外的車,“基本上變化速度就非常慢,將來它的進化速度就慢,這一點上我覺得是國產車的優勢”。
更多技術突破的可能
在中關村,從來不缺少對未來新技術突破的期待。
論壇期間接受采訪的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說,他相信,在引領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方面,中國能夠“做得不錯”。“只要我們下定決心,不管多難的技術,我們應該都可以突破。”
事實上,諸多領域技術突破的可能,已呈現在公眾面前。
例如,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宇紅介紹,目前正在做一些關于6G關鍵技術的研究和一些原型樣機的開發,明年開始開展一些6G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大約到2029年6G標準將會完成制定,2030年左右就可以實現6G的商用。
周鴻祎則認為,汽車產業也有進一步發展空間,人工智能大模型與汽車的結合會帶來很多革命性的變化。“今天的車還是一個機械,它并不能理解很多東西。未來,一旦車上加人工智能大模型之后,它就能做出更多的判斷。”
本次論壇期間展示的“北腦二號”,填補了國內高性能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空白。清華大學長聘教授高小榕預測,未來人類會進入多智能體社會,而腦機接口將成為人類與AI交流的必備手段,腦機接口設備未來甚至有可能替代手機。
面向未來,從中關村起步,越來越多的科幻場景正逐步邁向現實。(完)

李強會見美國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馬斯
山東省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民族醫藥基
濟寧市財政:學習觀摩拓思路 對標提升
117臺全球首發車!北京車展看汽車發展新
狀態太出色!潘展樂全國冠軍賽7金封王,
海南定安:瓊劇進校園 非遺共傳承
李躍慧:每寫一篇,我都珍惜;每一點緩
太空會師!“全家福”來了
山東萊陽萬畝梨花惹人醉 民眾著古裝游園
走進昆明植物園“扶荔宮”
春分時節踏青賞花
山東棗莊:龍獅大賽迎接“二月二”
巡護泰山的那抹“火焰藍”
觸摸傳統文化之美 東南大學“花間課堂”
追思王希鐘:他打造的角色形象“霸屏”
毛主席晚年指揮的最后一戰,全世界為之
詩酒年華舍得路
螢火·青春丨兒時沙海,如今花香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