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澳關系進一步惡化,澳大利亞各行各業都開始擔心,自己或許會成為中澳關系的“犧牲品”,如今在中國宣布“暫停經濟對話”等重拳之下,澳大利亞天然氣似乎也受到了影響。據美國CNN透露消息稱,已有兩家中國液化天然氣進口商暫停進口澳大利亞天然氣,往后也不再購買澳洲天然氣。
其實,這并非首次傳出“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天然氣生變”的消息。自20020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就在逐步降低進口澳洲天然氣的數量,2020年11月,澳大利亞最大石油天然氣出口商與中企的股權談判就被擱置。既然澳洲天然氣輸華受阻,那必然會空出一大部分市場,那誰能分得這杯羹呢?
據觀察者網報道,在中澳液化天然氣生變之際,卡塔爾能源巨頭——卡塔爾石油公司拿著287億美元(約合1848億元人民幣)的項目來找中國合作了。報道稱,卡塔爾正在與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國國有企業商討擴建卡塔爾“北田”液化天然氣的項目。若項目完成,2026年卡塔爾將實現液化天然氣增產40%,達到1.1億噸/年。
借著這個項目,卡塔爾“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的地位也就十拿九穩了,而中國也可以實現戰略資源多元化進口,何況現在澳大利亞政府一天一個樣,我國必須提早做打算,為自己留好退路。因此,此次合作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面面俱到。
據了解,除了中國企業外,卡塔爾的“北田”項目還有西方石油公司參與競標,包括美國埃克森美孚、康菲、雪佛龍,荷蘭皇家殼牌、法國道達爾及意大利石油生產商埃尼集團也都受邀競購入股,陣容龐大。
但中國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中國對天然氣的進口需求始終強勁。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卡塔爾一直緊靠西方石油巨頭發展,同理這些西方公司也獲得了卡塔爾穩定的能源供應。但隨著美國頁巖氣革命以及全球氣候危機、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西方對天然氣的需求正逐步下降,而中國由于依托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高速發展的經濟,無論是天然氣使用量還是進口量,規模都極為龐大。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量占全球總量的8.3%,預計2021年將增加8.6%,或許會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基于這樣的現實情況,卡塔爾將目光投向了中國。
除了中國是最優選擇外,中國和卡塔爾之間的合作一直很密切。去年疫情期間,卡塔爾航空曾宣布,卡航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空網絡,可免費將中國駐外使館籌集到的抗疫物資運往中國,情誼不可謂不深。如今,有一個絕好的機會擺在卡塔爾面前,既可擺脫西方控制,又能保證能源安全,是百分之百的雙贏。

石油巨頭來華挖墻腳,攜1800億項目上門
花生是心血管疾病的“禍根”還是營養佳
日本危急!強傳染變異毒株肆虐全國,高
專訪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克里&
尿酸高,不一定是“吃”出來的!醫生:
學黨史創“書香法院”
跳水——全國冠軍賽:張家齊/陳芋汐女子
廣西武警:千余名春季入伍新兵授銜
習近平考察清華,透露哪些關于高等教育
中國智能科技最高獎!科大訊飛獲吳文俊
山東郯城:春雨滋潤 臘梅嬌艷
清明將至 緬懷先烈
山東郯城:年關集市好紅火 請福納福福滿
新春假期遇見情人節 香港情侶共度浪漫節
北京:新春賞花燈
紅紅火火迎新年
被槍決的副省長胡長清,宣判當天被擊斃
“歐元之父”蒙代爾去世:曾獲北京永久
“快閃式”黨史宣講,這個方式很燃!濟
信不信 徐玉峰帶群眾“改頭換面”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