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場嚴重的霧霾肆掠北京時,清華大學原副校長、熱能領域泰斗級科學家倪維斗院士一遍遍念叨:“付林都在看守所關了一年多了,怎么一點動靜也沒有?”
一年多前的2016年的3月18日,全國300名能源專家齊聚濟南,論證當地一個百億環保項目的核心技術方案。他們并不知道,這個方案的首席專家付林,卻在論證會的頭兩天被刑事拘留。
空白地帶
付林是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教授、博導。他掌握著一項對節能減排意義重大的技術——簡單地說,就是大幅提高發電廠廢熱的回收量,將其轉變為北方供暖的熱能,從而減少煤的消耗。
2013年,付林的這項成果(學名叫“基于吸收式換熱的集中供熱技術”)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最早使用這項技術的山西大同,已經從嚴重霧霾城市,變成了空氣質量最好的北方城市——據《科技日報》報道,2015年、2016年大同二級以上良好天氣數超過300天,而這項技術每年可以為大同節約67.8萬噸標準煤。
付林出事之后,這項剛剛開始推廣的新技術面臨著很多挑戰,很多城市級的大型能源改造項目都停了下來。“現在是群龍無首,遇到問題都不知道該往哪兒走了。”
那么,付林到底犯了什么事?起因是有人給北京市檢察院寫了封舉報信,舉報他巨額貪污。2017年5月19日,海淀檢察院公訴處正式起訴付林,根據起訴書付林有兩項罪名,一項罪名是貪污造成科研經費損失220余萬元,另一項罪名是挪用公款439萬元。
付林案在高校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科研成果轉化所引發的事故。該案的焦點在于,付林的關聯公司參與了上述重大課題的研究過程,以及后續的科研成果轉化。而在這個過程中,各項課題經費的劃撥并沒有嚴格按照流程。
有人做了一個這樣的假設:如果當初由外部公司取代付林的關聯公司,成為其搞研發和成果轉化的平臺,那么付林可能不會涉入商業江湖,他也就不會面臨如上的指控。但問題恰恰是,當時并沒有公司愿意支持他。
“科研成果轉化的第一步并不是企業在求你賣專利,常常是你要去求企業支持,把初步產品做出來。”江億院士說,很多人都以為把專利或者想法賣掉就完成了科研成果轉化,但現實從專利到產品還有很長的路,很少有企業冒風險買單。如果得不到企業的支持,只能自己組織資源做開發,組織資源就少不了要開公司,而開公司就有一堆麻煩事——付林就是這樣一步一步走入了商業江湖中。
江億院士也有類似的無奈經歷,因此特別渴望能有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安安心心把第一步轉化先做出來”。但這科研成果轉化最難的第一步,在當下大學體制、社會機制中是一個空白地帶。
身份的嫌疑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朱穎心教授說:“付林案引發最壞的影響是,現在老師們有科研成果也不敢轉化了,就寫寫論文吧。”
所有像付林一樣搞科研成果轉化的教授們,幾乎都面臨著一個“身份的嫌疑”——既是國家公職人員,又能通過科研成果轉化賺錢,一身兼二任,很容易就有拿著國家的資源給自己用的嫌疑。付林被人舉報貪污正是這個邏輯,前兩年影響巨大的“浙大褚健案”也是這個邏輯。
1992年,國家鼓勵科研人員創業,高校出現了一大批學科性公司,都是掛著公有制之名的紅帽子公司。這些公司在股權上的復雜性,制造了很多故事。比如國家又多次出臺鼓勵科研成果轉化的政策,但老師們開公司始終籠罩在身份嫌疑的陰影中——在一種復雜的社會心態下,做得越成功嫌疑就越大,做得不成功倒是沒人關注。
在高校科研人員創業的案件中,知識產權是一個很容易出事的領域,拿著屬于學校的專利給自己賺錢等同于貪污。
付林的妻子曲燕從付林的前任辯護律師處得知,對付林案要不要起訴,檢察機關內部曾爭議很大,最后還是決定給訴了。最初的起訴意見書指控付林貪污上億,但最終的起訴書指控付林貪污220萬、挪用公款439萬。據了解,付林案經歷了兩次退偵、延期偵查——檢察院對付林做了非常詳細的調查,包括他帶的本科生都被約談,并沒有查出其它什么問題。



厲害了,我的紅事會,2020年活動有哪些
“中國網事·感動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
樸槿惠妹妹競選總統,“坑姐專業戶”這
西安疫情傳播鏈增至272例,外溢6市
疫情期間城市里的傾聽者、陪伴者
校園文化藝術節丨一方畫紙展才華,三
山東省文促會與旅促會聯合舉辦“泰山文
粗心學員丟失錢包 車管輔警完璧歸趙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頻會晤
怎樣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習近平這
“大觀杯”攝影比賽發獎儀式暨攝影作品
重慶:老舊社區變身網紅文創新地標
國慶佳節,他們堅守戰位
多彩花燈迎中秋
福建獨有,全國罕見!福州夜航龍舟火了
安心!暖心!應對突發情況,山東交警隨
周恩來巧贈外賓“蘑菇云”照片當國禮
為實現民族復興接續奮斗——寫在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