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參觀紅色文物、聽講解員講革命故事。人民網記者 魯婧攝
李大釗親筆自述,夏明翰犧牲前寫給大姐、母親、妻子的信,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手稿……近日,《不忘來時路 永遠跟黨走——講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主題展在國家大劇院展出。展覽以時間為線索,結合實體文物、圖片視頻、油畫雕塑、VR虛擬場景等多種形式,講述革命故事,展現革命精神。
觀眾參觀紅色文物、聽講解員講革命故事。人民網記者 魯婧攝
展覽共分四部分,“中國共產黨創建和投身大革命洪流”“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全民族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每一部分都有相應的革命文物展示。
展覽現場。人民網記者 魯婧攝
展廳中,引人注目的是陳望道首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陳望道在潛心翻譯時,把粽子蘸著墨汁吃掉卻渾然不覺,這段歷史被熱播影視劇《覺醒年代》還原,對他而言,真理的味道是如此甘甜。
聽講解員講述革命故事時,有小觀眾情不自禁地敬禮。人民網記者 魯婧攝
夏明翰在犧牲前分別給母親、妻子、大姐寫的三封家書,讓人感慨。前有夏明翰氣壯山河的就義詩,后有柔腸百轉的家書,一位有血有肉的革命英雄呈現在觀眾面前。
展覽展出的紅色文物資料。人民網記者 魯婧攝
1935年上海百代唱片《義勇軍進行曲》歷史雋永,這是當時電影《風云兒女》主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為了歌曲曲調和節奏更有力,歌詞曾有三處修改,最終完成創作。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2004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寫入憲法。
展覽展出的紅色文物資料。人民網記者 魯婧攝

展覽現場VR革命故事、數字化體驗區。人民網記者 魯婧攝
展廳中,有一面紅旗吸引觀眾的目光,這面紅旗中,一顆大星被貼在中央,四顆小星分別被貼在四個角落。這是《紅巖》作者羅廣斌在獄中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后,與獄中的革命者們,憑著對五星紅旗的想象,用紅綢被面制成的。1961年,羅廣斌根據自身經歷創作的長篇小說《紅巖》出版,其中就引用了“獄中繡紅旗”的感人故事。
據悉,展覽將展至8月2日結束。







夏明翰家書等紅色文物講述感人革命故事
山東萊陽交警打造校園安全宣教新模式
快樂過暑假 安全不放假
“島礁上房子越來越多,珊瑚礁狀況越來
電池回收潮“爽約”:該退役的廢舊電池
徐聞菠蘿火了之后
新生兒“五證聯辦” 讓群眾“零跑腿”
國內首個“雙碳大腦”落戶杭州
學習進行時|系列解讀之九:三個“不負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致敬中國共產黨成
福建獨有,全國罕見!福州夜航龍舟火了
安心!暖心!應對突發情況,山東交警隨
“親情沂蒙·多彩臨沂”主題活動成功在
山東郯城:春雨滋潤 臘梅嬌艷
清明將至 緬懷先烈
山東郯城:年關集市好紅火 請福納福福滿
吳廠長和他的妻子
國家安全部解密73年前絕密檔案 公布“永
激動!無臂男生彭超 收到了同濟大學的
還記得這雙“大眼睛”嗎?如今蘇明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