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6年開始,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我國的文化遺產日。
最開始,人類還只關注到物質的文化遺產,所以用文化遺產僅指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文物、建筑、遺址等,比如大家熟悉的長城、故宮、兵馬俑等。此外還有自然遺產,黃龍、九寨溝等是世界自然遺產,而泰山、黃山等則是自然文化雙重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自然文化雙重遺產三項合起來稱為世界遺產。
而非物質文化遺產(即“非遺”)是文化遺產最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國已經有京劇、中醫針灸、活字印刷術等39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總數位居世界第一!在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很多都是極具地方特色的,這里列舉了一些,趕緊來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









-25℃,海拔4600米,軍馬訓練正當時
歐冠:巴黎圣日耳曼隊晉級八強
山中送教
山東沂水縣富網格員爭做最美“逆行者”
山東郯城:戰“疫”也丟不掉貧困戶
郭鳳學:一腔熱血為民情 眾志成誠克時
“以藝抗疫” 老黨員老義工刻紙達人創
慕軍祿:負重前行的老兵
習近平深入武漢社區現場照片
習近平考察火神山醫院,看望慰問患者和
口罩后的戰“疫”面孔
共同戰“疫” 從“心”開始 ——武警上
四川省調撥20萬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彈炸成人間煉獄的長崎 如今是什么
第一屆全國小區“出入證”大賞!硬核了
武漢首個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
朱镕基關心人民吃飯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不辭羸病臥殘陽 ——“528編輯”王秉
山東郯城:外地“一家人”發放2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