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硬幣,也就是俗稱的“鋼镚兒”,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一枚硬幣的誕生,需要多少道工序?你乘坐公交車、購買飲料時投出的硬幣最終去了哪里?記者日前走進造幣廠和商業銀行,揭開硬幣生產制造、清分回籠的神秘面紗。
制造:十多道工序
10月9日下午,記者來到上海造幣有限公司第二車間,8臺坯餅壓印機正在緊張工作。“鎳包鋼”的坯餅經過加料提升機進入壓印機后,機器對每個坯餅進行壓印,之后經過傳送帶進入在線機檢設備進行產品質量判定,包括圖案是否清晰飽滿、正背模是否對正等,不合格的產品會被剔除,合格的產品進入自動封包線進行包卷、塑封、裝箱。
這只是硬幣制造的最后三個步驟:壓印、檢測和包裝。一枚硬幣的誕生,要經歷模具設計與制作、制造生產兩大環節、十多道工序。
圖稿設計是造幣工作的第一步。我國已經發行的流通硬幣中,國徽圖案的采用、花卉系列圖案的設計都有深刻的政治意義和歷史背景。設計稿完成后,接下來是制作油土模、翻制石膏模、電鑄銅型、雕刻原模、翻制工作模等工序。
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余敏是我國第四套人民幣中的壹元牡丹硬幣原模的雕刻者。他告訴記者,因為當時是首次采用“鎳包鋼”這種新材料,立體浮雕在油土模、石膏模上經過多次反復修改,從開始到最后完成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根據設計圖稿在油土上做立體浮雕,最大的難題是對高度的把握,一毫米的百分之十,10絲,所以需要不斷調整。”
模具制作完成后,接下來就是生產工序,主要包括帶材拉鑄、坯餅沖制、坯餅光邊、坯餅光飾、坯餅印花、稱重計數、產品包裝等。當前我國硬幣的生產主要由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南京造幣有限公司和沈陽造幣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完成。
發行:四套硬幣見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我國總共發行過四套人民幣硬幣。1957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行第二套人民幣,其中硬幣為我國首次發行,包括壹分、貳分、伍分三種面額,材質為鋁鎂合金。這套硬幣又稱為“硬分幣”,是我國流通使用時間最長的硬幣,目前仍在發行流通。
這套硬幣的設計與制造是在國家經濟實力比較薄弱,造幣技術、設備、材料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開展的。現在人們生活中基本不再使用分幣,但鋁制分幣的鑄造與發行是人民幣發行的重要印記,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見證。
我國第三套人民幣中的硬幣于1980年4月15日發行,有壹角、貳角、伍角、壹圓四種面額,壹圓硬幣背面采用長城圖案,因此又被稱為“長城幣”。該套硬幣于2000年7月1日停止在市場流通,這是目前我國唯一停止流通的硬幣。“長城幣”生產數量少,流通時間短。其中有些年份沒有公開發行過流通幣,僅存在裝幀冊中。正是因為稀少,“長城幣”受到收藏愛好者追捧,市場價格較高。
隨著國民經濟增長,鋁分幣在市場上的流通職能逐年下降,“長城幣”多沉淀于收藏領域,市場急需一組新的“圓、角硬幣”緩解貨幣需求的壓力。我國于1992年6月1日發行第四套人民幣中的硬幣,在設計上首次采用了花卉圖案,1角、5角、1元背面主景圖案分別為菊花、梅花和牡丹花,業內俗稱“老三花”。其中1元硬幣采用“鋼芯鍍鎳”材料,開啟了我國大規模使用鋼芯鍍鎳材料制造硬幣的歷史。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現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自動化技術和精細加工業的快速發展、自動售貨系統的普及等都對流通硬幣的質和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國第五套人民幣中的硬幣于2000年10月16日起陸續發行,正面首次采用“中國人民銀行”行名,1角、5角、1元背面圖案主景分別為蘭花、荷花和菊花,這套硬幣也被稱為“新三花”。
一枚硬幣,方寸之間,是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縮影與見證,也是凝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回籠:商業銀行稱重回收
有新幣的發行,就有舊幣的回籠。10月10日上午10點左右,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北區支行,一輛押運車載著從公交公司回收的硬幣駛入庫區。押運人員將硬幣交接給庫房人員,之后這些硬幣被送到清分車間。
車間里,工作人員將硬幣倒入清分機,機器對硬幣進行識別,殘損幣、假幣、游戲幣等會被自動彈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器判斷硬幣是否合格的標準包括直徑、厚薄以及電阻等。符合流通要求的硬幣會被自動打卷、裝盒、裝箱,之后銀行將再次投放市場,不合格的硬幣會交給人民銀行進行銷毀。
工行上海市分行北區支行行長金列奇表示,他所在支行每天回籠硬幣50萬枚左右,公交公司、寺廟等是回籠量較大的地方。“回收硬幣按照稱重來計算,可能會有很小的誤差,但基本差不多,一枚一枚地清點從時間和成本上來講不太現實。”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的發展,硬幣的需求量在減少。金列奇告訴記者,該行每天硬幣投放量30萬到35萬枚,大型商場、超市、醫院是投放量較大的地方,今年的投放量減少了5%到10%。“以往每年夏季是硬幣投放高峰,因為購買冷飲、水果等消費旺盛,但現在小商販很少去柜臺兌換硬幣了。”
硬幣回籠量大于投放量,積壓的硬幣怎么辦?金列奇表示,經過央行批準,從去年開始該行開始試點把硬幣投放給其他商業銀行,進行同業橫向調劑。
這是央行推進硬幣自循環的一部分。央行上海總部貨幣金銀處處長俞偉強表示,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硬幣沉淀量較大,大量硬幣留在老百姓手里,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央行要求商業銀行加快硬幣自循環,激活沉淀貨幣,在投放、回籠環節加大機具投放力度,包括硬幣兌換機、清分機、打卷設備等,方便了老百姓就近兌換,提高了金融服務效率。”俞偉強說。



厲害了,我的紅事會,2020年活動有哪些
“中國網事·感動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
樸槿惠妹妹競選總統,“坑姐專業戶”這
西安疫情傳播鏈增至272例,外溢6市
疫情期間城市里的傾聽者、陪伴者
校園文化藝術節丨一方畫紙展才華,三
山東省文促會與旅促會聯合舉辦“泰山文
粗心學員丟失錢包 車管輔警完璧歸趙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頻會晤
怎樣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習近平這
“大觀杯”攝影比賽發獎儀式暨攝影作品
重慶:老舊社區變身網紅文創新地標
國慶佳節,他們堅守戰位
多彩花燈迎中秋
福建獨有,全國罕見!福州夜航龍舟火了
安心!暖心!應對突發情況,山東交警隨
周恩來巧贈外賓“蘑菇云”照片當國禮
為實現民族復興接續奮斗——寫在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