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5月23日拍攝的在河北南宮發現的明成化年間七彩圣旨局部。
河北省南宮市文物部門近日在文物調查時,在南宮市紫冢鎮一戶白姓人家發現一件明成化年間圣旨,雖已歷經5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大體保存完好。
南宮市地方志專家趙希文介紹,這道圣旨為明成化十一年十二月初九日對明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白圭進行的誥封,內容為對白圭生前功績的褒揚,并封贈其為榮祿大夫、少傅,謚號為恭敏。
此圣旨材料為七彩祥云瑞鶴提花錦緞,現存總長2.5米、寬0.29米,圣旨正文部分用楷書書寫,行款從右至左,共計25行,145個漢字。尾處蓋有篆書“制誥之寶”璽印。
南宮市文保所負責人張勝說,這道成化圣旨原件十分珍貴,真實地記錄了當時的歷史事件,對于研究白圭生平、明朝吏制和社會文化提供了史料參考,具有很高的史學和文化研究價值。

這是5月23日拍攝的在河北南宮發現的明成化年間七彩圣旨局部。河北省南宮市文物部門近日在文物調查時,在南宮市紫冢鎮一戶白姓人家發現一件明成化年間圣旨,雖已歷經500多年的風雨滄桑,但大體保存完好。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25℃,海拔4600米,軍馬訓練正當時
歐冠:巴黎圣日耳曼隊晉級八強
山中送教
山東沂水縣富網格員爭做最美“逆行者”
山東郯城:戰“疫”也丟不掉貧困戶
郭鳳學:一腔熱血為民情 眾志成誠克時
“以藝抗疫” 老黨員老義工刻紙達人創
慕軍祿:負重前行的老兵
習近平深入武漢社區現場照片
習近平考察火神山醫院,看望慰問患者和
口罩后的戰“疫”面孔
共同戰“疫” 從“心”開始 ——武警上
四川省調撥20萬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彈炸成人間煉獄的長崎 如今是什么
第一屆全國小區“出入證”大賞!硬核了
武漢首個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
朱镕基關心人民吃飯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不辭羸病臥殘陽 ——“528編輯”王秉
山東郯城:外地“一家人”發放2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