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下午4點08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寶羅先生,在杭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2歲(生于1916年)。
記者聯系了先生的長子宋德寶,他說,前幾天父親感冒了,本來想送他去醫院,但他一直不肯去,便吃了退燒藥,好在燒退了。
但大家依然不放心,2日下午,親人們都來了,勸他去醫院看看,宋老還和大家有說有笑,堅持不肯去,說他只想睡一會兒,宋老就這樣在睡眠中安詳地走了。
“根據家父的身前遺愿,喪事一切從簡,不收花圈,不收禮,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宋德寶說。
2005年是雞年,宋老以九十高齡進京參加央視戲曲春晚,拿手節目唱戲畫雞;2006年春天,他進京錄制名段欣賞;2007年秋,他參加首屆重陽節老藝術家演唱會,為當場最高齡者。
今年,又是雞年,這位畫雞聞名的京劇百歲老人走了。
2個月前,宋老在病房中讀報
宋老的身體和精神,一向很好,他的形象一直是我們說的“鶴發童顏”。很多不知情的人以為,這把花白胡須是他特意塑造的仙風道骨。其實,他是患了三叉神經痛,一刮胡子就痛,才把胡子養長了。
百年戲翁,一輩子的戲,都濃縮進了每一根雪白的胡須中。
2個多月前,記者才剛在宋老長子發來的視頻中“采訪”了先生。
6月25日,在臺北進行的一場京劇演出,讓宋寶羅惦記著睡不著了。穿著妙善公主戲服出場演《觀音得道》的戴綺霞,今年100歲,在臺灣被稱為“京劇皇后”,祖籍杭州,她可能是目前健在的藝齡最高的京劇旦行演員。
那天一大早,家人把從臺北現場傳來的視頻,放在了宋寶羅的耳邊。
“很不容易,這音。”他邊聽,邊感慨。
上世紀40年代,兩人是舞臺上的CP。得知綺霞妹妹百歲還能登臺,宋老親自手書“朋友圈”,通過家人、學生傳遞給戴老,一問一答,京劇界兩位傳奇百歲老人70多年后“重聚”了。
其實,那天宋老是在醫院里聽的戴老的視頻,但他精神不錯,后來在病床上讀完了本報的報道,沒過幾天就出院了。

再往前,2016年3月30日,記者去宋老家中拜訪,見到了一身紅衣紅帽精神抖擻的老人。
那天的沙發上,3個老人的手,握得緊緊的,談笑風生。他們加起來,一共260整歲。
宋老身邊的女子沈世華,浙江昆劇團曾經的當家花旦,76歲;另一邊,沈世華的丈夫,鈕驃先生,84歲。鈕老和宋老在上世紀70年代,共同進入浙江省京劇團,是40多年的好友。那次,沈世華拿出自己的新書《昆壇求藝六十年——沈世華昆劇生涯》,送給了宋老。
“哦,昆劇團搞活動?”宋老問。
“對,60周年。”鈕驃接話,順手把封面給拆了下來,“這封面是她73歲時照的戲照。”
他又把封面翻過來,是一張大合照,“這是《十五貫》到北京的時候,1956年5月12日,浙昆‘世’字輩拍的,全體48人。這些人,有的人不在了,很多人現在也都七八十了。”
“都老了,老了。”宋老摸著照片,又看著鈕先生,忽然很萌地說,“呀,你頭發全白了。”
大家被老人逗笑了。
“我也都76啦。”沈世華嬌羞一笑,少女一般。
宋老看著“少女”,夸道:“76歲,多漂亮。”
那次,宋老的記憶清晰,談吐風趣,頑強的生命力,讓后輩們敬佩不已。
宋老有枚閑章,刻著“我的畫不換錢”
大家都知道,宋先生有一門著名的絕活,一邊唱戲,一邊畫雄雞。這出看家私房戲,名喚《朱耷賣畫》。1962年,毛主席欣賞了這出戲并稱贊了他,宋寶羅的這手絕活,就在戲劇界流傳開來。
于是乎,一提起宋寶羅,很多人的反應是“那位畫大公雞的”,卻對他的京劇造詣和成就知之甚少。其實,邊唱邊畫,只是展示宋老多才多藝的小節目,他一生演出數百出戲,是一位藝術生涯極長的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他另辟蹊徑,畫畫刻章樣樣精通。
五年前,臺灣京劇名家李寶春數次來杭州,登門師事宋寶羅,得到過宋老的悉心指授,《打竇瑤》一折(又名《斬紅袍》)是收獲之一,今年李寶春的臺北新劇團帶著三部“新老戲”來上海、北京巡演,《趙匡胤》一劇主創名單的第一位即是藝術顧問宋寶羅,102歲高齡的老人在家聽說此事,甚是欣慰。
浙江京劇團團長翁國生說,宋老喜歡畫畫,退休后無事,常提畫筆。他的畫從來不賣錢,都是送給大家。“我辦藝術專場時,他還特地送我一幅畫,鼓勵我要繼續努力。”
宋老有枚閑章,上刻著“我的畫不換錢”。人來求字求畫,沒說的,給,不談錢。即使是陌生人,只要過來求,絕不讓你空手回去。
可有一天,有兩個人敲響他的家門求畫,一個侍奉著筆墨,另一個卻偷偷溜到另個房間翻箱倒柜,盜走一張存折,許多錢財。
后來,宋老就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你們別來了,來我也不敢開門了。
這些年,宋老很少出門,包括2017年元旦,杭州圖書館舉辦了他的百年藝術展,他也沒有出現。

2012年,錢江晚報《文脈》欄目用三個版專訪了當年97歲(虛歲)的他。那次臨走前,宋老遞給記者一張名片,名片最下面一行,寫著他的博客地址。問及博客,宋老一臉得意,“我現在有十幾萬的粉絲。”
“老宅男”的博客更新很勤,里面有他的自傳、見聞、劇評,以及梨園掌故、書畫篆刻作品等等,信息量很大,點擊率有十多萬。
“這個博客是由我自己寫成文字,我的學生曉鶯、小徐,以及兒媳再幫我整理成電子版,并且他們及時把朋友們的提問和留言告訴我,我再把要說的話告訴他們,回復給朋友們。我一直定居在杭州,身體也還是很好,每天畫畫、會客、和學生聊聊戲,也有不少電臺電視臺常來采訪,生活過得還是很充實的,祝大家萬事吉祥,歡迎您來杭州玩。”2015年1月,老人這樣自我介紹。
8月31日,宋老還更新了博客,博文名為《1954年宋寶羅創作本〈佘太君抗婚辭朝〉油印本》。
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講師張一帆記得很清楚,2015年8月22日,他去家中看望先生,老人對他說:“我現在平時主要是學習,學習與shi(去聲)無爭——世界的世、事情事業的事、是非的是等等等等。”

厲害了,我的紅事會,2020年活動有哪些
“中國網事·感動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
樸槿惠妹妹競選總統,“坑姐專業戶”這
西安疫情傳播鏈增至272例,外溢6市
疫情期間城市里的傾聽者、陪伴者
校園文化藝術節丨一方畫紙展才華,三
山東省文促會與旅促會聯合舉辦“泰山文
粗心學員丟失錢包 車管輔警完璧歸趙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頻會晤
怎樣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習近平這
“大觀杯”攝影比賽發獎儀式暨攝影作品
重慶:老舊社區變身網紅文創新地標
國慶佳節,他們堅守戰位
多彩花燈迎中秋
福建獨有,全國罕見!福州夜航龍舟火了
安心!暖心!應對突發情況,山東交警隨
周恩來巧贈外賓“蘑菇云”照片當國禮
為實現民族復興接續奮斗——寫在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