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等到最高法介入,母親陳禮言心里的感覺就是,“好受了一點點,看到了一點希望,看到了一點光芒”。
挖眼、割喉、強奸、拋尸,當所有的惡行被施暴于一個年僅10歲的女孩身上,這樣的人間慘劇令人窒息。
廣西靈山縣的楊曉燕是這場悲劇的主角。因為是在售賣百香果途中被殘忍殺害,她也被網友稱為“百香果女孩”。
案情并不復雜。兇手系同村29歲青年楊光毅,兩天內歸案,因其殺害女童細節殘忍惡劣,一審被法院判處死刑。
輿論的引爆點在于二審。
兇手不服判決上訴后,二審法院依據其自首情節,改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判決一出,輿論嘩然。
二審改判的依據“自首”是否成立?改判死緩能否服眾?是否會帶來“惡的示范”?太多的疑問待解……
而隨著案件發酵,女孩系“見義勇為”父親遺孤的身份,兇手家屬至今沒有道歉、賠償的消息,摻雜著激憤的民意,將“百香果女孩”一案再次推到風口浪尖。
賣百香果的不歸路
2018年10月4日,對于國慶節放假在家的楊曉燕來說,本是快樂的一天。
中午時分,穿上印有卡通兔的粉紅色塑膠拖鞋,拿上蛇皮編織袋,她和姐姐曉菲來到自家的百香果地里摘果子。按計劃,姐妹倆會把摘下的果子拿到離家不到一公里的收購點去賣,換錢來補貼家用。
楊曉燕家里條件窘迫,父親早逝,她和三個姐姐、一個弟弟跟著媽媽生活。
剛讀小學四年級,她就懂得如何讓媽媽省心。在班里,她學習中上等,是小組長。回到家,她也會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和農活。
當天摘完果子后,姐姐曉菲去了趟廁所,楊曉燕就獨自一蹦一跳地搶先去了收購點。
回來的路上,她異常興奮,手里攥著賣百香果換來的32元錢和一條騰空的蛇皮口袋,哼著歌一溜小跑,要回去跟姐弟們分享勝利的果實。
殊不知,等待她的是早已埋伏在路邊的“惡魔”。
·從楊曉燕家坡壩上看到的百香果園。
突然被從路邊草叢里躥出的男子一把拽住,楊曉燕驚嚇之中大聲哭喊并反抗。
事后,附近田里干活的村民說聽見過孩子的哭聲,但只當是誰家管教孩子,也沒在意。
而楊曉燕的哭鬧激怒了窮兇極惡的兇手,對方立即把她拽到旁邊的山林。為了不讓她看清自己的臉,兇手用隨身攜帶的尖刀刺向了她的雙眼。為了阻止她呼喊,兇手又舉刀割破了她的喉嚨。接著,兇手殘忍地強暴了年僅10歲的楊曉燕。
施暴后,兇手怕楊曉燕沒死,又將她血肉模糊的身軀塞進蛇皮袋中,連拖帶滾地扔進了水坑中浸泡,之后拋尸在另一處山坡上。
一通暴行之后,兇手甚至沒忘記拿走楊曉燕身上僅有的32元錢……
當天,一直沒有等到歸家的女兒,母親陳禮言發動全村尋找。
·陳禮言發出的尋人啟事。
·親戚朋友在朋友圈求助尋人。
兩天之后,噩耗傳來。根據靈山縣公安局通報,同村的29歲未婚青年楊光毅被抓獲,其對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提起楊光毅,村里人多少都有些印象。這個29歲的未婚男青年性格有些古怪,說話口齒不清,小學畢業后就一直跟著父親在伐木工地打工。
后來的案件材料還顯示,根據證人證言,楊光毅15歲左右就經常偷女人的文胸、內褲回家,還因此被父親呵斥多次。
·楊光毅家,事發后全家人搬離此地。
案發當天,楊光毅看見楊曉燕獨自一人往百香果收購點走去,當時就動了邪念,等在路邊伺機作案。案發后兩天,他在父親的帶領下到公安局自首。
根據楊光毅的供述,民警找到了楊曉燕的尸體:下身赤裸,頭部變形,早已沒了人樣。
后經法醫鑒定證實,在被刺破眼睛、割破喉嚨,甚至被強奸的時候,她還是有意識的。最終,楊曉燕因胃內容物反流進入氣管、支氣管“機械性窒息”死亡。
“英雄的女兒”含冤而死?
令人痛心疾首的案件發生后,楊曉燕家的情況才被進一步挖掘。
原來,她的父親當年并非自然死亡。2009年,也就是楊曉燕剛1歲時,父親楊時愔在外地的伐木工地打工期間,因為在水庫施救落水者而不幸身亡。
楊時愔救人去世的消息傳來時,家人和當地村委會并沒有意識到可以為他申報“見義勇為”獎。在拿到工地老板的7000多元賠償款后,家里人按照當地風俗草草將其下葬。
父親走了,家里的頂梁柱塌了,母親陳禮言一個人要帶5個孩子,靠種地和打零工維持著生計。
·楊曉燕生前和媽媽、弟弟擠住在這張床上。
父親見義勇為去世,女兒又被殘忍殺害,這樣的駭事迅速引發極大關注。
2019年7月18日,楊曉燕的家人終于等來了判決消息。
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楊光毅奸淫幼女,手段極其殘忍、情節極其惡劣,應從嚴懲處;楊光毅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系自首,可從輕或減輕處罰;但其罪行極其嚴重,決定對其不予從輕處罰。最終,楊光毅被判處死刑。
對于判決結果,楊光毅不服提起上訴。
2020年3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撤銷一審死刑判決,改判楊光毅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且不得減刑。
二審改判的結果讓楊曉燕一家人傻了眼。
陳禮言在微頭條上表示“無法接受”判決結果,還提到被兇手家人在微信上辱罵。在接受采訪時,她還表示這些年沒有收到過對方的道歉和賠償,“連搶我女兒的32塊錢都還沒有還給我們,一個道歉都沒有,什么都沒有。”
陳禮言原本并不希望媒體過多關注案件,擔心會給其他幾個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二審結果讓她實在坐不住了,“如果服刑完放他出來,你看以后我的孩子還有沒有安全感?他這個兇手太殘忍了,而且跟他也無冤無仇,還我女兒一個公道。”
·楊曉燕的媽媽陳禮言
陳禮言的弟弟對外甥女的遭遇也十分痛心,他表示已聯系上專業律師團隊,正在溝通,“哪怕是傾家蕩產,我們也一定要將這個官司打到底。”
減刑變成“惡的示范”?
在防范女童遭性侵成為社會焦點的當下,“百香果女孩”一案的走向無疑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一審判決死刑,二審卻改判死緩,這樣的結果不光受害者家屬難以接受,網友的聲音也幾乎一邊倒地表示不解。
而對于二審法院改判的關鍵——“楊光毅自首行為對案件偵破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合理性,網友也產生了明顯對立的兩派。
一方面,有人對“自首就減輕處罰”提出質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如果咬文嚼字起來,可以看出,“可以減輕處罰”是一種傾向性意見,而立法表述用“可以”而非“應當”或者“必須”,就是考慮到例外情況。
對于此案的惡劣程度,人們有目共睹,而且在兇手方未給出經濟賠償,也沒有得到受害者家屬諒解的情況下,是否適用“減輕處罰”的條款成了爭議焦點。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網友認為,死緩的改判若得以成立,就很容易形成“惡的示范”。如果犯罪分子都可以用“自首”來免于可能遭受的處罰,無疑將削弱犯罪成本,助長犯罪率,這是誰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就自首輕判來說,這的確是法律框架下留給犯罪者的一條悔過機會,也可以引導其他犯罪分子主動投案,減輕刑偵負擔。
人民網的評論指出,二審法官或許就是在這樣的糾結之下,給出了死緩但“限制減刑”的明確要求。
輿論爭議僵持不下,5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簡稱最高法)官微發消息稱,決定對此案進行調卷審查。
知乎上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碩士燕小鳴對此事的評述,獲得了6.8萬人的高贊。
她認為,最高法開始調卷審查,并不意味著是輿論裹挾了司法正義,而是證明了我國法治建設的進步。不論是二審改判,還是最高法的介入,都是進步的表現。
不過,同時她也呼吁,群眾的呼聲一定會被考慮在內,但最好不要去干擾二審法官的生活,人肉或者網暴會讓我們也成為施暴者。
楊曉燕被殘忍殺害已是無法挽回的悲劇,而若此案得不到公正的法律判決,那將會造成更多無法挽回的悲劇。
終于等到最高法介入,陳禮言心里的感覺就是,“好受了一點點,看到了一點希望,看到了一點光芒。”
部分資料綜合自南國早報、紅星新聞、成都商報、人民網、央視新聞。

10歲“百香果女孩”被殘忍奸殺,兇手免
重磅!公安局重大改革,撤并分局,整合
浙江多地已出現!這種東西千萬別誤食,
詮釋軍人本色 勇于商海揚帆 ——訪山東
民族地區鄉村治理的法治探討
“禁毒+反電詐” 筑牢復課安全屏障
珠峰下的“山村之春”
海拔5200米 托克滿蘇邊防連新兵首次界碑
第一觀察 | 下好“山水”這盤大棋
世界首個!中國建造完成全球最大新冠疫
上海迪士尼重啟首日 第一位游客6點開始
疫情防控不減壓 復工復產正加速——武
北京天安門廣場設置花壇迎“五一”
凌晨4點,疫情下的美國遭遇了世界上最浪
法國家庭影院協會成員把公寓樓當幕布放
武漢雷神山醫院患者清零
沿著老焦的腳印走
神秘的“909工程”:為何國家領導人說
二十歲寫書寫詩粉崔健,五十歲丑聞摔
抗疫一線最可敬的人!一對“警醫”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