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
那便是父母親的呼喚
十年前
19歲的陜西姑娘華楠遭遇車禍
即使手術成功
也會變成“植物人”
醫生的診斷并不樂觀

胡燕均(左一)和華波(左三)幫助女兒華楠(左二)進行康復訓練。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
胡燕均和丈夫華波下定決心
無論如何都要救
也一定要治好女兒的病
華波準備給華楠喂藥。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
為了全身心照顧女兒
夫妻倆相繼提前退休
自學按摩手法、提高護理療效
華波背起華楠,準備做康復訓練。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
上午按摩、翻身、扣背、蹬車
下午中頻治療、站床等康復訓練
從早上六點忙到晚上十一二點
十年如一日
為了對抗難挨的時光
胡燕均開始寫日記
記錄護理日常和對女兒的思念
每當想放棄時
胡燕均總是會翻翻日記
看著女兒的點滴進步
便覺得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十年來,二十多本日記
堆成厚厚一沓
每天的末句都是
“丫頭加油,媽媽愛你!”
胡燕均的日記。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
2016年,華楠轉為淺度昏迷
右手可以微微彎曲回應呼喚
曙光在前
社區了解到華楠的情況
聯系了區司法局、團區委、區婦聯等
進行幫扶
西安醫學院南丁格爾青年志愿者服務隊
也每周六定時上門
幫助華楠進行康復訓練
2018年,西安市未央區司法局
募集愛心資金15萬元
陜西眾益社會組織也加入其中
區民政局、陜西省心理咨詢師協會、眾益社會組織的工作人員向胡燕均了解情況。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
2017年至今
在愛心人士幫助下
胡燕均夫婦挺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2020年12月3日晚上
沉默多年的華楠開口叫了第一聲
——“媽媽”
“哎!大聲!”胡燕均悲喜交加
一邊高聲回應
一邊用視頻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
胡燕均與女兒華楠親密互動。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
華楠的進步越來越快
2022年10月15日是華波62歲生日
當天身旁的女兒突然說了一句
“爸爸,生日快樂”
胡燕均在日記里寫道:
給爸爸樂得“不見牙不見眼的”
華波在喂藥時與女兒親密互動。新華社記者鄒競一攝
胡燕均說
她計劃用5年時間
讓女兒站起來
她還想將自己的故事記錄下來
讓更多相同遭遇的家庭
看到希望
記者:鄒競一

郵包里的“回家路”——郵遞員王德建7年
“中國最冷小鎮”迎來入冬以來最大降雪
世界最長窄軌客運列車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中國大使杯圍棋賽-2022”在莫斯科舉行
飛天圓夢丨“夢天”首次驗證北斗短報文
中國“張孔”杠鈴成為巴黎奧運會舉重器
江蘇海安:稻田里的勞動課
習近平在陜西延安和河南安陽考察
全國老齡辦:2022-2025年在全國組織開展
全球拍天宮|守望家園,中國航天員首次
趣味運動會 迎接豐收節
震區里的中秋節愛心課堂
夕陽西下好“風景”
最美高鐵
山東微山縣:俯瞰生態魚塘美如調色板
江青臨終遺言想葬在山東老家,女兒李訥
紀事 | 一波三折——電影《神秘的大佛》
楊書明:閃耀世界的“青春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