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一襲白衣,他們是病人眼中的希望、是天使……脫下厚重“戰袍”,他們對父母有著怎樣的牽掛?對愛人有著怎樣的思念?對孩子有著怎樣的眷戀?對所見所聞有著怎樣的感動?對用心守護的病人又有著怎樣的真情……
3月8日 武漢
今天,我收到了來自女兒和她的北京市第十五中學初一(1)班同學們的38封慰問信。孩子們質樸的話語和真摯的問候,真是讓我意外又驚喜,感動又感激,謝謝大家的祝福與鼓勵!
郭京收到來自女兒和北京市第十五中學初一(1)班同學們的38封慰問信。
有孩子在信中問我,當初為什么會學醫。很慚愧,1998年參加高考,成績不理想又沒有服從分配,機緣巧合進入了首都醫科大學護理系。在這所學校里,我開始接觸醫學,在不斷的學習中,我對醫學產生了興趣。
畢業時的授帽儀式上,護理前輩們給我戴上了美麗的燕尾帽,我莊嚴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從此,肩上更多了一份責任。每每想到,患者是把健康,甚至生命托付給了你,就更不敢有一絲松懈和怠慢。
北京宣武醫院護士郭京在病房工作。
在重癥監護室工作了13年,每一次把重癥患者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我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因為救了一個人,可能就是救了一個家庭,甚至幾個家庭。對于自己的職業,我是越干就越熱愛,雖然辛苦卻非常有意義。
2003年,我參加了抗擊非典的戰斗,是當時科室第一批出征的戰士中最年輕的一個。如今17年過去了,我從一名年輕的小護士成長為一名護理教學干事,當需要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抗擊疫情,我報名并奔赴一線。我覺得這是醫護人員應有的擔當,職責所在,所以責無旁貸。大家都說我們是英雄,其實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做了自己作為醫務人員的份內之事。
北京宣武醫院護士郭京在工作區。
這些孩子們不曾來到武漢,但是他們的來信,對我來說都是一種鼓勵,是我前行的動力。其實在這場戰“疫”中,他們的父母也都和我一樣,在默默地為大家做著自己能做到的一切。他們或許是教師、是警察,或許是公司的普通職員,但他們也都在自己所從事的行業里、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著。
謝謝你們!孩子們,我在武漢與病毒作斗爭,一戰到底,不勝不歸。你們在北京好好學習,為美好的明天做好準備,祖國的未來需要你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加油,孩子們!
北京宣武醫院護士郭京在工作區
第一期:我一定是眼睛太小,才存不住眼淚
第二期:給我逆行勇氣的,正是當年的你
第三期:希望一場大雨沖走所有不幸
第四期:有你們在的航班一定是飛往春天的航班
第五期:我是“男”丁格爾,男人的肩膀能扛下所有
第六期:武漢“星星”、北京“月亮”和“太陽”媽媽
第七期:看不清你的臉,想知道你的名字
第八期:櫻花開了,但您卻爽約了
第九期:離開武漢的日子應該不遠了,這位北大醫生說了心里話!
第十期:即將出院的病人說了一句話,讓護士差點就哭了……
第十一期:病人竟故意弄臟了自己的飯,只為……

這位護士在武漢被“表白”38次,太甜了
黑龍江哈市:邵丹:防疫前線的“鐵漢柔
以身鑄起防疫墻,肩抗責任顯擔當 ——
沖鋒在前 勇挑重擔 ——記黑龍江省寶
山東郯城:疫情擋不住農民“植樹熱”
疫情不退我不退 ——小記湖北省紅安縣
用實際行動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狙擊戰
戰疫情,習近平這樣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習近平深入武漢社區現場照片
昨天,41支國家醫療隊3675人將踏上返程
春天來了,我很想念武漢的煙火氣 | 5
口罩后的戰“疫”面孔
共同戰“疫” 從“心”開始 ——武警上
四川省調撥20萬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彈炸成人間煉獄的長崎 如今是什么
110年前肆虐東北的鼠疫,是如何被消滅的
朱镕基關心人民吃飯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