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8日晚,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77歲的美國女詩人、耶魯大學英文系教授露易絲·格麗克獲得桂冠殊榮。評審委員會贊譽她的作品“以精準詩意的聲音、樸實的美感令個人存在普及化”。
格麗克是純正的紐約客。1943年,她出生于紐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格麗克很早就顯露出詩人的天分。小時候,她從雙親那里習得希臘神話等古典名著,同時開始寫詩。25歲時她出版了第一本詩集《頭胎》。很快她便被公認為美國當代最杰出的詩人之一。1993年,格里克獲得普利策獎。2003年,她成為美國桂冠詩人。
1977年,露易絲·格麗克
諾貝爾評審委員會形容她的詩以“追求清晰為特征”。巧合的是她的父親是著名精密切割刀片X-Acto發明者之一。她曾提到他的父親一度想成為作家,但卻走向商人之路。而她的母親畢業于美國著名的女校韋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格麗克早慧,且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在她中學時期,她卻患上了嚴重的神經性厭食癥。她表示自己當時的機能障礙已經將她陷入極危險的境地,“我知道我可能會死。但我更清楚、本能地知道我不想死”。
格麗克經歷了7年的艱苦治療,在心理專家的幫助下,她成功戰勝了病魔。評論界曾形容她的作品受精神分析理論的影響很深,這與她早前治療的經歷有關。此外,她和家人的關系親密,令她的作品中充滿了童年和家庭生活的內容。她作品中神話和古典的主題,也有她小時候從父母那里聽到的希臘神話故事的影子。
自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以來,共有117人獲獎,但包括格麗克在內只有16位女作家獲此殊榮。
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飽受丑聞的困擾。2018年,瑞典學院性丑聞事件導致大批院士辭職,當年諾貝爾文學獎也延期到2019年頒發。曾有文學評論人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因為爭議太多而趨向保守,“因為瑞典學院無法再承受更多丑聞”。但評審委員會外部專家,文化記者Rebecka Karde表示,在評選文學獎的過程中,并沒有討論過“安全”人選,“只看重候選作家作品的質量”。
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露易絲·格麗克的獲獎演說將在美國本土進行。

119年來第16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
山東郯城:中秋走訪困難戶彰顯民族“一
丹青歌盛世 翰墨頌華章——筧橋美術院隆
中秋慰問顯溫情 濃濃關懷暖人心
國慶我在崗丨綏德鐵路公安用堅守獻禮祖
哈爾濱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舉行“警營開
滾滾熱血,彰顯鐵警柔情——哈爾濱市
中能煤田公司領導“雙節”前分別慰問
習近平: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習近平總書記談選人用人
1米35!美國17歲少女打破世界最長腿紀錄
新疆博湖:民眾拼圖曬秋迎國慶
佳節共賞
江西省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
國慶將至 全國各地街頭紅旗飄飄
國內航空公司執飛的首條國際復學包機航
“中國潛艇之父”鄧三瑞教授逝世,他讓
上海鉆石交易所誕生記
二次入伍,4名老兵重返軍營
陳奇:91歲的“國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