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17日發布2019年全球十大科學人物,中國北京大學的鄧宏魁教授憑借在人類干細胞基因編輯領域取得的成果入選。
《自然》新聞特寫主編里奇·莫納斯特斯基說,這個榜單選取了那些在本年度科學界重要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人物。
2018年5月2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干細胞研究中心主任鄧宏魁接受記者采訪。(新華社記者張晨霖攝)
鄧宏魁是唯一一名登上榜單的中國學者。據《自然》介紹,他和團隊對人類干細胞進行基因編輯,使它們能抵御艾滋病病毒感染,隨后移植到一名罹患白血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身上。部分經基因編輯的細胞在患者體內持續存在了近兩年且未引起明顯副作用,但經基因編輯的細胞數量較少,不足以降低血液中艾滋病病毒的病毒載量。盡管如此,一些同行仍認為,這在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治療人類疾病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研究報告此前已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此外,生態學家桑德拉·迪亞茲與140多名學者合作,詳細評估了全球生物多樣性,結果顯示人類活動導致100萬個物種面臨滅絕風險。天體物理學家維多利亞·卡斯皮協助建設了天文探測設備“加拿大氫強度圖譜實驗”,利用這個設備天文學家發現了大量快速射電暴。
在剛果(金),微生物學家讓-雅克·穆延貝·塔姆弗姆正領銜抗擊埃博拉疫情。神經學家內納德·塞斯坦及其團隊在實驗室中完成一項實驗——通過特殊技術,在豬死亡數小時后取出豬腦并將其部分“復活”,在細胞層面恢復某些循環和神經功能。物理學家約翰·馬丁尼斯及其團隊成功讓量子計算機執行了計算任務,并且完成的速度比現有最好的傳統計算機都快。
入選這份榜單的還包括古生物學家約翰尼斯·海爾-塞拉西、物理學家里卡多·加爾旺等人。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