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17年大學指考已結束。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負責閱卷的東華大學教授楊翠日前在臉書上發文表示,今年“國際人才流動”的論述題,有高達9成學生都以臺灣為負面材料,甚至有人說“亡國危機就在眼前”。此文一出,馬上引起網絡熱烈討論。
楊翠表示,她參與閱卷將近750份,閱完走出闈場,感到精神疲憊,原因就在這道論述題。雖然題干并沒要求談臺灣,卻有9成考生都以臺灣為反面材料,包含臺灣“鎖國”、故步自封、不愿開放自己、不知引進國際人才,導致競爭力降至最低點,從而誘使人才大量外流,人才不愿留在沒希望的臺灣,甚至有人說,“亡國危機“就在眼前。
楊翠稱,考生并未提出任何有效論證,證明外面人才進不來,島內人才流光光,卻說得臺灣島上一片烏云。好像這是一種常識,是定律,是不證自明的島民共識。她表示這種論調連看三天,被“洗腦”700次,走出闈場,像她向來“正面思考”的人,都覺得臺灣真的快”亡國“了,沒救了。她表示,問題應是出在媒體總是傳遞負面消息,同時她也認為題目出得不好,考生與閱卷者都是無辜的。
文章一出,大量網友在下方留言。有人就事論事表示,考試不能翻閱資料與文獻,該如何分析政策背景、提出數據佐證?也有人認為與其怪媒體,不如怪考試政策有問題。還有網友表示,島外條件比臺灣優渥、大陸以數倍條件聘請臺灣優秀人才都是事實。
臺大代理校長張慶瑞表示,最近幾年,的確常有教師聘了沒報到,或是因人生規劃提早離開,或多或少能感覺到人才外流。他認為關鍵在于臺灣的產業缺乏完整性,而薪資低迷也是原因之一。他回想,早期1970年代,臺灣的發展還沒起飛時,人才外流得最嚴重,但是到后來臺灣經濟繁榮之后,許多人才都回來了,所以關鍵還是在于大環境能不能與外面相較。


厲害了,我的紅事會,2020年活動有哪些
“中國網事·感動2021”十大年度網絡人
樸槿惠妹妹競選總統,“坑姐專業戶”這
西安疫情傳播鏈增至272例,外溢6市
疫情期間城市里的傾聽者、陪伴者
校園文化藝術節丨一方畫紙展才華,三
山東省文促會與旅促會聯合舉辦“泰山文
粗心學員丟失錢包 車管輔警完璧歸趙
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視頻會晤
怎樣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習近平這
“大觀杯”攝影比賽發獎儀式暨攝影作品
重慶:老舊社區變身網紅文創新地標
國慶佳節,他們堅守戰位
多彩花燈迎中秋
福建獨有,全國罕見!福州夜航龍舟火了
安心!暖心!應對突發情況,山東交警隨
周恩來巧贈外賓“蘑菇云”照片當國禮
為實現民族復興接續奮斗——寫在辛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