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將汾渭平原上升為藍天保衛戰的“主戰場”之一。《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更是明確“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汾渭平原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同比減少6%左右”的治理目標。據空氣巴巴小編了解,山西太原、陽泉、長治、晉城本就位列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個重點城市,此番汾渭平原的“提名”,又囊括了晉中、運城、臨汾、呂梁4市。11市中有8市“上榜”,山西今年的清潔供暖情況格外引人關注。

在山西多地進行實地調查發現,這個冬天,采用空氣能熱泵、電器采暖等多能互補的能源供給形式、節能減排的技術改造與全方位的供暖政策形成合力,共同為藍天白云下的溫暖山西而努力。
走進山西大同靈丘縣城區移民異地搬遷小區,嶄新的樓房上噴涂的紅色五角星標志還清晰可見,地面上的綠化帶施工還在收尾階段,唯獨小區一角的鍋爐房前已堆滿雜物,房頂的大煙囪靜靜佇立,藍天下更顯寂寥。這個被棄置的鍋爐房僅在去年冬天服役一季,今年就被不遠處的國家電投靈丘40萬千瓦風電供暖熱電站所取代。靈丘縣40萬千瓦風電供暖示范項目是山西第一個風電供暖示范項目,也是全國最大的風電供暖項目,不僅實現了冬季取暖“煤改電”,更實現了“煤改清潔電”。未來,靈丘縣將有80萬平方米的區域享受該風電項目的集中供暖。“去年用煤鍋爐的時候,我們都不敢經常開窗,不僅灰塵大,噪聲也大。今年改成風電供暖,家里基本能保持25攝氏度的恒溫,空氣里也沒有煤煙味了。”談起今年的供暖變化,小區里的尤大姐笑意盈盈。
據該項目副經理邢志剛介紹,熱電站采用了新型固體蓄熱電鍋爐,工作溫度可達700攝氏度,利用夜間低谷時段電網無法消納的風電進行蓄熱,實現電網運行的“削峰填谷”,促進了風電的就地消納。“熱電站只是風電供暖項目的一部分,風電場發電量先全額上網,熱電站向電網購電進行供暖,針對供暖價格不足以覆蓋的電費成本,風電場再拿出10%~15%的發電量貼補供熱站。”國網山西靈丘縣供電公司副經理程學科介紹。為了更好地發揮電網在其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開辟綠色通道,僅用23個工作日,就完成了該項目的所有審批流程。

靈丘縣只是山西推進“煤改電”工程的一個縮影。空氣巴巴小編從山西省能源局獲悉,早在2016年初,山西省政府就決定開展“煤改電”試點,并于當年4月印發《推進城鄉采暖“煤改電”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截至2016年采暖季結束,共完成居民改造4393戶、非營利性公益單位10個,采暖面積256447平方米。2017年,山西省政府印發《山西省大氣污染防治2017年行動計劃》,要求“煤改電”統一納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軌道。當年全省10個市(除晉中)實施了“煤改電”工程,共完成改造戶數65369戶。2018年,山西計劃實施“煤改電”的戶數為70701戶。10月27日,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負責的2018年“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已全部竣工,較計劃提前4天投運。
山西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清潔供暖不可能脫離煤炭這個能源主體。《山西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指出,山西燃煤取暖面積約占總取暖面積的88%。在此背景下,做好“煤改清潔煤”,才能真正破除阻礙取暖清潔化的桎梏。事實上,2014年,山西就啟動了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相關工作,要求全省單機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實施煙氣超低排放,并將改造時限定在了2017年。《山西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更提出加大熱電聯產機組技術改造力度,全省每小時65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以及位于設區市及縣(市)建成區的燃煤供暖鍋爐于2019年10月1日前完成節能和超低排放改造。2012年,云岡熱電的供暖面積從1650萬平方米增加到2481萬平方米,但沒有新上任何機組,這“憑空”多出的800多萬平方米的供熱面積完全依靠技術改造實現。云岡熱電于2012年成功實施了乏汽余熱利用改造,通過回收汽輪機排汽的余熱,在不增加總燃煤量和不減少發電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供熱能力,有效緩解了供熱面積不斷增加與環保容量的突出矛盾。

無論是“煤改電”還是“煤改煤”,都停留在能源供給側的清潔化改造,而真正保障廣大群眾,尤其是農村群眾溫暖過冬,還需要在能源需求側將清潔供暖的價格控制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圍內。家住上西門街的村民是平遙古城2016年第一批“煤改電”用戶,他家安裝了3組功率3.2千瓦的蓄熱式電暖器,安裝時村民只需支付1622元,剩余10855元都由政府補貼覆蓋,占總費用的86.7%。今年,平遙古城“煤改電”工程投資2060萬元,新建了兩條10千伏線路和18臺電纜分支箱,電采暖供熱面積達到5.94萬平方米。
在清潔能源時代,大力發展空氣能熱泵等清潔采暖設備是值得在各個地方推行的方式。空氣巴巴作為新能源領域的領軍企業,堅持走在市場的最前沿,為更多的百姓提供清潔環保的節能設備。

-25℃,海拔4600米,軍馬訓練正當時
歐冠:巴黎圣日耳曼隊晉級八強
山中送教
山東沂水縣富網格員爭做最美“逆行者”
山東郯城:戰“疫”也丟不掉貧困戶
郭鳳學:一腔熱血為民情 眾志成誠克時
“以藝抗疫” 老黨員老義工刻紙達人創
慕軍祿:負重前行的老兵
習近平深入武漢社區現場照片
習近平考察火神山醫院,看望慰問患者和
口罩后的戰“疫”面孔
共同戰“疫” 從“心”開始 ——武警上
四川省調撥20萬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彈炸成人間煉獄的長崎 如今是什么
第一屆全國小區“出入證”大賞!硬核了
武漢首個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
朱镕基關心人民吃飯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不辭羸病臥殘陽 ——“528編輯”王秉
山東郯城:外地“一家人”發放2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