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富有意義的社會實踐與科普活動在濟西國家濕地公園拉開帷幕。來自山東師范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學生們,共同投身于此次以“濕地生態保護”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實地考察、學生講解與互動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們深入了解濕地生態系統的奧秘,親身感受生物多樣性的魅力,并深刻認識濕地在地球生態平衡中的獨特功能與重要價值。

首先,實踐小隊成員來到了天鵝湖。在小隊成員的引導下,觀鳥環節成為此次活動的亮點。他們詳細的為來游玩的小朋友們介紹了濕地中的”明星”鳥類,如優雅游弋的疣鼻天鵝,以獨特墨色羽翼吸引目光的黑天鵝,身姿輕捷、展現靈動之美的針尾野鴨。并且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這些鳥類的生活習性、遷徙路徑及其在濕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作用。通過小隊成員生動的敘述,游客們不僅“認識”了這些濕地常客,更在心中描繪出了一幅幅鮮活的生命圖景,深刻理解了鳥類作為濕地生態健康“晴雨表”的重要意義。




觀鳥之后,“帶隊專家”接過“接力棒”,將現場教學推向更深層次。老師以嚴謹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從專業角度剖析了濕地中典型生物類群的構成、植物群落的演替規律及其獨特的適應機制,并且引導大家從宏觀視角認識到濕地在水質凈化、洪澇調蓄、調節區域小氣候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生態服務功能。這場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深度講解,使小隊成員們對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價值及其對人類生存發展的深遠影響有了更為系統、深刻的理解,激發起內心深處對自然敬畏與保護的自覺。


在植物觀察環節,實踐隊將目光聚焦于濕地景觀的標志——荷葉與荷花。師生們細致記錄了荷葉的鋪展面積與荷花的分布密度,并通過實地對比與數據分析,發現大片翠綠的荷葉如地毯般覆蓋水面,朵朵粉白相間的荷花點綴其間,為多種水鳥和昆蟲提供了理想的庇護所與覓食地。荷葉、荷花的繁茂程度,不再僅僅是美麗的景致,更是濕地生態系統平衡與活力的直觀體現,彰顯了其兼具生態價值與景觀價值的和諧統一。這也引起了小隊成員對濕地生態價值的深層思考。


此次濟西國家濕地公園之行,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戶外活動,更是一次意義深遠的生態文明實踐。它將理論知識與實地體驗緊密結合,讓小隊成員們在實踐中鞏固了專業知識,提升了科普講解能力;同時也為小朋友和市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濕地、珍愛自然的窗口,播撒下生態保護的種子。本次實踐活動有效推動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理念的深入傳播,喚醒了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濕地保護、守護地球“腎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強烈意識。(盧廣毅、劉增瑞)

泰山科技學院師生獲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
催人淚下的勞模夫妻情話
首臺全流程智能育種機器人亮相
長春鐵路運輸法院:地頭化解糾紛
習近平接見西藏各族各界代表
致敬60年!影像記錄西藏自治區發展變化
反對霸權主義,捍衛公平正義——九三閱
“攜手開創這個星球更加美好的未來”—
澳門隆重舉行升旗儀式慶祝回歸祖國25周
今年這些高校學位服上新!
多姿多彩的端午假期
幸福牽手“520”
讓微笑 傳遞愛
山河壯歌丨一紙降書落芷江,山河無恙慰
焦裕祿追億系列報道之十一 母愛是世間
101歲抗戰老兵李德富:“不敢稱英雄,只
28歲華裔天才億萬富翁秘聞:冰箱失竊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