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11月份
南北方小伙伴的情緒格外復雜
南方人以為北方人不怕冷
北方人以為南方人不會冷
事實證明,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抗凍”!
每到冬季 南方人都靠著
抵死不悔的倔強、頑強不屈的意志
挺過無數個冰冷的夜晚
而此刻的北方人
正舒舒服服躺在沙發上享受暖氣的“熱情”

北方人冬天靠暖氣
南方人冬天靠一身正氣
北方的冬天是物理攻擊
南方的冬天則是魔法攻擊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蓋幾層被?
我在北方的暖氣旁,四季如春!

那么
為什么南方不像北方那樣實行冬季供暖呢?
空氣巴巴小編仔細查閱各種資料
終于找到了答案↓↓↓

這要從上世紀五十年代
劃定的一條“南北供暖線”說起

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城市民用建筑集中供暖大規模展開,而供暖線的確定是在50年代。當時采用了前蘇聯的氣候計算方法,劃定依據是:“年日均氣溫穩定≤5℃”的天數≥90天。按照這個標準,供暖分界線以秦嶺淮河為界進行了劃分。
但是,空氣巴巴小編覺得,這種劃定方式只是單方面從日均氣溫出發進行的界定,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環境的濕度、風速等其他因素。據相關分析數據顯示,濕度對于人體感受到的冷暖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濕度每增加10%,人的體感溫度會降低1攝氏度。而且有近80%的南方人認為南方冬天應該供暖。

看到這里,空氣巴巴小編對身在南方的小伙伴們倍感同情!雖然是歷史遺留下的供熱分界問題,但如果真的存在不合理性,空氣巴巴小編認為,南方的小伙伴們還是有必要爭取一下的。比如選用空氣能熱泵提供采暖,只需要借助大自然的能量就能夠為南方小伙伴們送去溫暖,整個運行過程也不會產生大氣污染物,環保又安全。最主要的是即使沒有集中供暖,每家獨立安裝一臺空氣能熱泵,就可以保障一家人舒適的過個暖冬。
這么好的采暖機會
南方的小伙伴們
你們準備好了嗎?

-25℃,海拔4600米,軍馬訓練正當時
歐冠:巴黎圣日耳曼隊晉級八強
山中送教
山東沂水縣富網格員爭做最美“逆行者”
山東郯城:戰“疫”也丟不掉貧困戶
郭鳳學:一腔熱血為民情 眾志成誠克時
“以藝抗疫” 老黨員老義工刻紙達人創
慕軍祿:負重前行的老兵
習近平深入武漢社區現場照片
習近平考察火神山醫院,看望慰問患者和
口罩后的戰“疫”面孔
共同戰“疫” 從“心”開始 ——武警上
四川省調撥20萬毫升血液支援湖北
被原子彈炸成人間煉獄的長崎 如今是什么
第一屆全國小區“出入證”大賞!硬核了
武漢首個方艙醫院開始收治病人
朱镕基關心人民吃飯穿衣 在河南周口考
不辭羸病臥殘陽 ——“528編輯”王秉
山東郯城:外地“一家人”發放22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