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18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在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的169個重點城市中,中山排名第13。中山如何對日常空氣進行“把脈”?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如何形成并上傳?3月20日,中山市生態環境局開展空氣自動監測站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市民推開環保大門,揭開大氣監測神秘面紗。

該空氣自動監測站位于中山市建成區市委黨校路邊,主要用于監測、評價路邊空氣質量。走進監測室,6臺電子儀器正在“轟轟”作響。近3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內,放著三個“保險箱”,分別是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氮氧化物的監測分析儀以及路邊尾氣監測的非常規項目(碳黑、甲烷與非甲烷總烴),以及風向、風速、溫度、相對濕度、雨量、氣壓、日照、能見度等氣象參數觀測設備。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每臺監測分析儀器的頭頂都插著管道,管道一部分鉆出了天花板,連接著室外的自動采集儀。在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市民走上監測站二樓天臺,近距離觀察著三個類似“蘑菇頭”的自動采集儀。
“它主要負責把路邊空氣抽進管子里,將其分別輸送至監測室內各個分析儀內,各個分析儀會把監測實時數據直接傳送至省環境監測中心,每5分鐘傳輸一次數據,市民也可以在網上查看1小時均值。”市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歐洪輝介紹到。在監測站一樓每臺分析儀器的小屏幕上,可以清楚看到由自動采集儀收集回的實時數據。

“中山市環境空氣監測點位主要任務是監測近地面,通過對大氣環境中主要污染物質進行監測,判斷大氣質量是否符合國家制定的大氣質量標準,讓公眾能參考這些空氣數據制定出行計劃,規避高污染天氣。”歐洪輝說道。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