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全面建成了包括北斗、GPS、格洛納斯、伽利略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相互兼容的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一張網”,構建了省市縣分級分區、多尺度覆蓋、多時態更新的陸海一體基礎地理信息資源體系和地理國情監測機制。測繪地理信息服務鄉村振興,在全國率先建成了鄉村振興“一張圖”(以下簡稱“一張圖”)。
近年來,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每年向社會無償提供各類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超過10萬件,服務空間規劃、資源調查、環境保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30多個領域;建成資源共享、在線互聯、協同服務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提供網絡化、一站式地理信息服務,支撐60多個省直部門和500多個市縣政府部門的1500多個應用系統,累計節省信息化建設投資超過15億元,有力支撐了數字山東、智慧山東建設。堅持改革創新,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把握好創新這個動力、人才這個支撐、融合這個關鍵,編制實施了《山東省地理信息產業規劃(2017-2025年)》,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平臺,構建山東測繪地理信息產業基地和濟南、青島、濟寧3個特色集聚區的“1+3”產業空間格局,完整覆蓋上中下游的地理信息產業鏈初步形成,與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相關產業加快融合,全省產業關聯企業達到2300余家,從業人員達7萬余人,5家企業進入全國百強,相關上市公司21家,年增長率超過20%,2018年產值超過400億元,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去年以來,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聯合諸城市委市政府,在全國率先建成了鄉村振興“一張圖”(以下簡稱“一張圖”),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探索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樣板、新模式。“一張圖”建設成果包括:一個數據資源中心、一個信息服務平臺和8個應用示范系統。數據資源中心整合電子地圖、遙感影像、地名地址、地理國情、地形地貌、三維實景、全景地圖等多類型、多尺度、多時態基礎地理信息成果和所有涉農部門、多領域、多源鄉村振興專題數據,涉及自然資源、農業、水利、文化、旅游等27個部門,共724個圖層,總數據量達1065GB,為諸城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全面、精細、鮮活、可靠、交互的“一張圖”大數據資源支撐。
“一張圖”圍繞“五個振興”和諸城市生產園區、生活社區、生態景區共建共享,建設了“三區”共建共享應用系統和生產園區信息服務系統、惠農信息服務“一點通”、鄉村人才信息服務“一點通”、美麗鄉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務“一點通”、自然資源與生態景區信息服務系統、生活社區信息服務系統、黨務信息服務“一點通”等7項專題應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