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大力推進網絡時代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中國關工委于11月21日在京舉行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上線啟動儀式,進一步推動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網下網上同步開展。
中共中央、國務院最近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綱要實施綱要》,強調人民團體和群眾組織要發揮各自優勢,面向所聯系的領域和群體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要求“組織動員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等到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講述親身經歷,弘揚愛國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關工委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為抓手,深入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以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實際行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參加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廣大五老,是革命、建設、改革的參與者、親歷者、見證者,有著寶貴的政治經驗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對于黨和國家發展的光輝歷程、創造的寶貴經驗、孕育的偉大精神、形成的優良傳統,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歷史的比較。他們是黨史國史的參與者和見證人,是黨史國史當之無愧的宣傳員,是黨史國史教育最生動、最感人、最鮮活的教材。
中國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時空優勢,發動五老骨干組成宣講團,深入學校、社區、村屯、企業開展宣講活動百萬場次;組織開展“中華魂”等讀書活動,近億人次青少年受教育;挖掘利用當地紅色資源,整理編寫青少年黨史國史教育讀本730多種;開展豐富多彩的道德實踐活動,把紅色基因、理想信念融入青少年的血脈。以“紅色書籍讀起來,紅色故事講起來,紅色資源用起來,紅色歌曲唱起來”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譜寫出一曲曲新時代關心下一代贊歌。
開展紅色基因教育,不僅要有史可講、有事可說,而且要有址可尋、有物可看。2018年以來,中國關工委命名了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138個。其中,既有南湖革命紀念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延安革命紀念館、西柏坡紀念館等革命時期的紀念地,也有雷鋒紀念館、大寨展覽館、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錢塘江大橋紀念館等建設、改革時期的紀念地。黨史國史教育基地通過圖片、地圖、表格和實物、文獻和檔案等,生動呈現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
關工委和廣大五老充分發揮基地的教育功能,組織青少年開展黨史國史的情景體驗學習。如,從省、市、縣到基層鄉鎮普遍在教育基地舉行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抓住重大歷史節點,組織青少年到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學習體驗,把課堂和書本學習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利用黨史國史教育基地開展青少年紅色基因研學旅行、舉辦紅色夏令營。
很多五老定期來到教育基地,為青少年講革命故事,常態化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情景式體驗教育激發了青少年學習黨史國史的興趣,使他們主動學習,更加懂得我們國家是怎樣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從而認識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的根本保證和必由之路,更加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實踐中,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已經成為關工委和廣大五老教育引導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陣地,立德樹人的重要平臺。目前,全國各地有各級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3400個。
這次推動138個中國關工委命名的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全部上線,適應了青少年主體已經是“網絡一代”的需要,是網上關工委建設的一個有力舉措。同步推出的PC端和移動端的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網絡地圖,將在網上集中展示基地所反映的黨史國史、關工委和廣大五老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成果。下一步,各級各地關工委命名的3400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的信息都將陸續采集到黨史國史教育基地網絡地圖當中,進一步全景式呈現紅色基因圖譜。很多五老發掘整理的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將在這里進行展示。
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上線工作的開展,方便了青少年在網絡上游覽黨史國史教育基地、聆聽五老講的黨史國史故事、參與紅色知識問答,將更好激發青少年學習黨史國史的興趣。各地五老宣講團、報告團、講師團,學校、農村、社區、企業關工委,四點半學校、校外輔導站、農村留守兒童之家、“五愛”教育基地、假日學校、“社親園”等基層關工委活動陣地,以后通過點擊游覽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網絡地圖,就能分享全國紅色教育資源,更加生動、直觀地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完)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