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靖遠縣消防救援大隊以爭創全省文明單位為目標,以“固基礎、精業務、強素質、保平安”為中心,把爭創文明單位作為倡導現代文明新風、樹立消防隊伍良好形象,使火災防控水平得到了新提升,隊伍整體建設邁上新臺階,為靖遠消防事業的不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該大隊先后被總隊表彰為先進黨組織;多年被支隊評為先進單位;連續五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突出貢獻單位;省級文明單位。

兩人先后榮立二等功;10名指戰員先后榮立三等功18次;2名指戰員先后被市文明委評為“文明市民標兵”。
弘揚雷鋒精神,開展志愿服務,參與幫扶共建。大隊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載體,立足隊伍特色,廣泛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和幫扶共建活動。一是積極創建雷鋒式消防隊站,將雷鋒精神細化到大隊每一個崗位,延伸到隊伍建設的方方面面,每年進行總結表彰。二是開展學雷鋒消防志愿服務活動。依托人民群眾,牽頭成立消防志愿者組織10余個,人員達500余人,經常深入鄉鎮、社區普及消防知識,檢查火災隱患。三是以指戰員為基本單元,5人一組組建學雷鋒志愿服務隊5個,不定期對空巢老人、困難職工、殘疾人、留守兒童進行結對幫扶,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四是聯合靖遠紅色藝術團,廣泛開展以“警民心連心、和諧一家親”為主題的“營區開放日”活動。每月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校師生和群眾代表走進消防隊,親身體驗紅門生活。通過開展“紅門一日游”活動,增進了廣大群眾對消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五是定期對消防志愿者進行培訓,增強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每個單位均配備一名組織能力強、熱心公益的隊長,確保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有序開展。六是大隊繼承發揚消防隊伍優良傳統,直接參與幫扶共建,為駐地幫扶村脫貧攻堅建言獻策,每年春季送去近萬元的春播資金和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計劃投資5萬元幫助修建排堿溝,使幫扶村道路硬化率達到100%。

創建道德講堂,開展誦讀實踐,構建學習營區。大隊始終將培育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與公民道德素質建設同部署,同落實,為構建和諧營區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一是道德講堂效果明顯。大隊以二樓會議室為“道德講堂”固定場所,與靖遠縣文化局原副局長賈汝恒老師結對合作,定期為全體指戰員授課。深入開展以“三德”、“四好”、“五心”工程,突破理論灌輸,用道德文化占據指戰員思想陣地。拍攝微電影、微公益作品10部,在辦公、生活場所設計制作了道德文化燈箱、文化開關和宣傳走廊,通過點滴滲透和宣傳,努力做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引領社會公德,傳遞正能量。二是誦讀實踐形式多樣。制定《道德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通過宣傳發動、誦讀實踐、鞏固提高,全方位推動道德經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以《弟子規》、《增廣賢文》等經典著作為重點,建立了“日學一篇、周學一書”的學習機制。通過開展“經典朗誦會”、“誦讀音樂會”、“誦讀擂臺賽”等活動,讓指戰員在回顧經典、感悟經典中不斷提高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三是學習型營區創建有力。大隊把建設學習型營區作為戰斗力生成的重要載體,每周組織所屬隊伍開展書評活動,推薦了3600余條書目中的優秀段落、警句名言,通過網絡、短信等載體與大家共享,號召指戰員積極發表感言、體會共有1000多條。立足靖遠紅色資源,通過組織開展以“閱讀紅色書籍、舉辦紅色講堂、學唱紅色歌曲、觀看紅色影視、參觀紅色圣地、重走紅色路線、祭掃紅色陵園”為主題的紅色教育活動,用紅色文化武裝指戰員頭腦。

培育文明禮儀,傳播文明風尚,弘揚勤儉作風。大隊堅持以條令條例為依據,狠抓文明有禮培育、文明時尚傳播等活動。一是文明有禮培育扎實有效。開設“文明禮儀專欄”,普及社會禮儀、生活禮儀、指戰員禮儀知識。以“文明禮儀我先行”為主題,大力倡導和積極踐行文明執法、文明服務、文明交往、文明就餐、文明出行等文明行為。廣泛開展爭創文明單位、文明窗口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弘揚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制定了指戰員文明有禮培育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采取安裝遠程監控系統、可視電話和3G圖像傳輸系統等措施,對指戰員文明有禮遵守情況進行可視化、數字化監控。二是文明風尚傳播開展有力。積極營造濃厚的文明風尚傳播氛圍,在辦公場設置宣傳欄和宣傳標語,在營區顯要位置懸掛道德宣傳牌或溫馨提示語。結合“119”消防宣傳日等重大活動,開展文明風尚短信發送活動。不斷加強網絡文明傳播志愿者隊伍建設,保證時間,配齊設備,確保志愿者發揮傳播文明、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三是勤儉節約風尚逐步形成。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做起,要求人人做勤儉節約的傳播者。定期舉辦“弘揚艱苦奮斗優良傳統、傳承革命先輩英雄本色”專題教育。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除機密文件外,其它文件全部實行網上傳輸、辦理;積極倡導“光盤”行動,在樓道、衛生間、食堂精心打造勤儉節約文化。定期開展“弘揚傳統,艱苦奮斗”主題黨日活動,建設紅門影院,定期播放抗戰紀錄片,弘揚先輩優良傳統。

唱響節日主題,豐富文體活動,增進群眾關系。大隊緊跟時代發展,依靠特色文化,堅持文化育警。一是節日文化主題鮮明。每逢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深入轄區開展形式多樣的“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開展一次“送祝福”活動。通過走村入戶送祝福,群眾關系更加密切融洽。開展一次法制宣傳活動。以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向群眾宣傳《消防法》等條令法規,進一步增強群眾法制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開展一次文體活動。指戰員與共建單位干部群眾一起,開展曲藝、舞蹈等比賽等活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開展一次走訪慰問活動。走訪社會單位和黨委政府,聽取意見建議;慰問轄區特困老人、空巢老人、老紅軍,讓他們感受到黨的關心和愛戴。二是文體活動豐富多彩。制定《營區文化建設三年規劃》、《重大節日文體活動計劃》等指導性文件12個。成立了籃球隊和攝影、書畫、文學等興趣小組8個,認真落實“一隊一精品”節目編演。建成了紅門影院、榮譽室等。安裝了營區廣播系統,建設了集文化長廊、燈箱、警句名言、樓體亮化為一體的營區文化廣場,為營區文化活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堅持圍繞中心,傾心守護平安,爭當文明使者。大隊全體指戰員立足本職,在一次次“急難險重”任務中打頭陣、挑重擔,認真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推動者、傳播者。先后參與了青海玉樹地震抗震救災、甘南舟曲特大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2018北灘抗洪、“7.13”苯胺槽車泄漏事故處置等700余次應急救援任務,保護國家財產上千萬元。同時,大力推行“陽光執法”,向社會公開辦事程序、辦理時限、辦理結果、監督方式、社會承諾等辦事制度,率先推行了“主官負責制”和“一站式”服務,堅持以“四個一”為服務標準,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消防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以消防宣傳“五進”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社會化 消防宣傳活動。通過開放消防站、設立大型戶外消防公益廣告、發送手機短信等形式,樹立了“親民愛民消防”新形象。
精神文明建設永遠在路上,它如同燈塔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又勝似母親,孕育著文明和希望。靖遠大隊一班人將以此次為契機,進一步發揮文明單位表率作用,將精神文明建設內化于心、外化于型,不斷進取、開拓創新,繼續發揚和傳承精神文明的碩果。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