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在A股市場,恒瑞醫藥、康美藥業、云南白藥、上海萊士、華大基因、復星醫藥6只醫藥股市值均超千億規模。截至2018年12月26日收盤,千億市值僅有恒瑞醫藥和邁瑞醫療,而曾經的“股神”上海萊士和股價僅次于茅臺的華大基因似乎離千億市值越行越遠。
2018年即將結束,對于醫藥股而言,相信不少人是“猜中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局”。上半年醫藥股熱火朝天走勢強勁,而在7月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似乎成為了行業的分水嶺,引發整個醫藥行業,甚至是全國的高度關注。行業巨震也隨之而來,長生生物的疫苗造假、美年健康“假醫門”……近期帶量采購靴子落地、國家打擊醫療保障基金騙取行為等多重因素影響,醫藥股接連遭受重擊。
去年11月在A股市場,恒瑞醫藥、康美藥業、云南白藥、上海萊士、華大基因、復星醫藥6只醫藥股市值均超千億規模。今年10月11日,歐美股市重挫,亞太股市大跌,滬指跌破2600點千股跌停;截至12月26日收盤,滬指失守2500點,千億市值僅有恒瑞醫藥和邁瑞醫療。而曾經的“股神”上海萊士和股價僅次于茅臺的華大基因跌出了醫藥股市值TOP10,似乎離千億市值越行越遠。
醫藥股市值TOP10

注:上表均以收盤價計算
醫藥股一哥“打回原形”?一致性評價蜂擁而至
2017年11月3日,恒瑞醫藥成為首只市值超2000億元的醫藥股;2018年6月,市值突破3000億元;截至12月26日收盤,市值1915億元。
恒瑞醫藥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情況

截至12月26日
醫藥股一哥雖然市值遭受“重創”,但并不能阻擋其前進的步伐。今年前三季度,恒瑞醫藥研發投入17.37億元,同比增長39.68%,2017年研發投入17.59億元。截至目前,恒瑞醫藥的吸入用地氟烷、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鹽酸氨溴索片、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厄貝沙坦片共5個品種通過或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而一致性評價補充申請方面,恒瑞醫藥的品種多達14個,涉及19個受理號。
近期,恒瑞醫藥的藥品頻頻獲批,12月15日,公司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注射用帕瑞昔布鈉《藥品注冊批件》;12月19日,其子公司瑞石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向FDA提交了SHR0302片臨床試驗申請并獲受理;12月22日,其抗PD-1抗體SHR-1210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線治療肝細胞癌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與FDA進行了溝通,該試驗即將在美國、歐洲和中國同步開展……恒瑞醫藥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穩步推進研發創新和制劑產品的國際化,同時,也將著力于產品結構的優化提升,確保公司業績可持續增長。
“股神”復牌后10個跌停
近期,復牌后的“股神”上海萊士可以說是多事之秋。12月7日上海萊士復牌,同時公布了重組預案,上海萊士擬發行股份購買基立福持有的GDS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及天誠德國股東持有的天誠德國100%股權,交易作價合計約391.14億元人民幣。然而這近400億元的并購似乎沒能為其力挽狂瀾,復牌后股價經歷了連續10個跌停,此后,12月25日、26日連續漲停,市值從復牌前917億跌至389億(截至12月26日收盤)。
12月17日,上海萊士收到了深交所的重組問詢函,對7日發布的重組預案提出了9個問題,并要求做書面說明。12月19日,上海萊士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這是其復牌后第三次發布該類型公告,同日,有媒體報道指出,上海萊士由于質押股票股價低于平倉線且未能履行補倉義務而構成違約,公司控股股東萊士中國有限公司存在可能被動減持公司股票風險。上海萊士股價連續下挫,而個股股東也損失慘重,2.75萬名股東戶均虧損超230萬元,創下今年股東戶均虧損之最。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萊士凈利潤虧損12.93億元,同比下降237.51%,預計全年虧損9.61億-12.12億元。上海萊士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經營穩定,由于資本市場波動,公司證券投資產生較大損失,這是導致凈利潤虧損的主因。
此次,上海萊士要面對重重危機,并購是否能順利進行?回歸主業后,業績能否扭虧?這一切問題有待上海萊士給出答案。
股價曾僅次于茅臺,華大基因“神話”破滅
2017年7月14日華大基因上市,連續一字板數量多達18個,11月14日,盤中市值突破千億,其股價一度攀上260元的高位,僅次于茅臺;2018年7月16日,2.06億的限售股解禁,當天開盤跌停,10月23日收盤,股價跌破50元,上市一年后,市值蒸發800億元。截至12月26日收盤,市值220億元。
近期,華大基因被質疑非法行醫、董事離職、減持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其股價跌停。早在7月17日、19日和23日,華大基因分別發布三次增持公告,增持金額合計1.9億元,增持主體包括了公司董事長、董事、高管等。12月14日,華大基因發布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完成的公告稱,7月18日至12月13日期間,公司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累計增持公司股票金額3118萬元,已完成增持計劃。
實際上,華大基因的“小財報大市值”在上市之初就引起了業界的關注,今年以來,華大基因的市值持續縮水,目前徘徊在200億元左右,與鼎盛時期相比下跌約八成。華大基因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生育健康、復雜疾病、基礎科研和藥物研發四大板塊,其中前三大板塊占總營業收入比例超過90%。今年前三季度,華大基因營收18.14億元,同比增長25.39%,凈利潤3.20億元,同比增長2.48%。
“個股的‘黑天鵝’事件是偶然性,對行業影響持續性不強,往往來自政策的變化這才是醫藥行業真正的‘黑天鵝’。”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近年來醫藥行業的政策密集出臺,從政策落腳點和內容看,醫改是以降藥價為突破口,理順醫療機構價格體系“騰籠換鳥”,醫保控費首要就是降藥價,而控費降價將是醫藥行業未來的政策主基調之一。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