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1年,基本建立職責明確、邊界清晰、行為規范、保障有力、運轉高效、充滿活力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體系,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形成生態環境執法‘山東樣板’。”這是《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計劃》)中提出的工作目標。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局長許偉告訴記者:“我們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增強執法的規范性和權威性為重點,以提升執法能力、促進隊伍建設為目的,加快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鐵軍。”
聚焦主業、突出重點,深入開展生態環境聯勤聯動執法
《計劃》提出,統籌調配全省執法力量,聚焦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重點問題,以群眾反映強烈、損害群眾環境權益、社會關注度高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以“雙隨機、一公開”為抓手,以專項執法行動為載體,每季度組織開展一次綜合執法行動,集中力量查辦一批有影響、有威懾力的大案要案。
充分發揮生態環境聯勤聯動制度對于樹立執法權威、提高案件震懾力的重要作用。加強聯勤聯動工作的組織保障,有效防止“有案不移”“以罰代刑”的發生,確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序銜接。要充分調動行政區域執法力量,開展區域流域聯動執法、交叉執法、異地互查,加強上下聯動,實行提級調查,著力解決區域突出環境問題。
將執法大練兵作為提高執法能力的重要舉措和檢驗執法效能的重要手段,每年組織開展執法大練兵活動并進行評比,在全省生態環境執法系統營造“學業務技能、當崗位標兵、打好攻堅戰”的濃厚氛圍。以“多網融合、一網統籌”為原則,依托正在開展的完善提升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探索網格化環境執法監管新路子。
建立完善綜合執法工作新機制、統一規范的執法標準體系和智能高效的執法信息化支撐體系
緊扣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要求,認真梳理職責內容,明確職能邊界,理順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職能統一的大執法格局。各市生態環境局以省級明確的監管執法事權與責任為基礎,結合地方實際,加強與相關部門協調,認真梳理法律法規規章,2019年年底前完成權力和職責清單的制定發布。
主動向社會公開職能職責、執法依據、執法標準、運行流程、監督途徑和問責機制,依法嚴格履行職責。推動執法力量下沉,強化屬地執法,縣級生態環境分局實行“局隊合一”體制,把更多行政資源從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來,強化行政執法職能,將人員編制向執法崗位傾斜,完善內部執法流程,解決一線執法效率問題。
按照《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環境監察辦法》《環境執法人員行為規范》《環境行政執法文書制作指南》等規章制度要求,要制定出臺生態環境執法工作規范,針對執法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工作,明確具體執法守則、行為規范、裁量標準和執法流程,統一使用規范執法文書。
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整合現有移動執法系統、雙隨機抽查系統、行政處罰系統、企業環境信用等級評價系統等,按照“實用為主、易用為先”的思路,統一升級完善、統一部署、統一使用。
依托全省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完善污染源信息和執法人員信息,實現互通共享,提升全省生態環境執法的智能化水平。到2021年,實現全省生態環境執法各項業務全部通過信息化系統辦理。
點面結合,全面提升執法人員能力素質
創新執法培訓模式。通過開展生態環境綜合執法行動等執法檢查,以戰代訓、現場實踐教學,提高業務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建立全省執法專家庫,在全省范圍內選拔業務水平高、綜合素質強的一線執法人員作為執法專家,參與異地執法、培訓指導等工作。繼續組織開展現場執法觀摩,通過“解剖麻雀”的形式面對面、手把手地開展執法教學。定期公開環境違法典型案例,以案說法,指導基層執法工作。
加強執法能力標準化建設。按照機構規范化、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全面推進執法標準化建設。加強執法裝備水平,及時更新補充執法記錄儀、水質快速測定儀、暗管探測儀、無人機、無人船等日常執法需要的儀器設備。推動執法力量下沉,將人員編制向執法崗位傾斜,通過聘用輔助人員或購買服務方式解決基層執法力量不足的現實問題;在工業企業較多的鄉鎮街道、工業園區和產業聚集區派駐執法人員駐點辦公,打牢基層執法基礎。
將黨風廉政建設作為環境執法隊伍安身立命的“壓艙石”,持續加強廉政建設、作風建設,讓每名執法人員都做政治上的明白人、遵規守紀的老實人。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和水平,改進工作作風,面對執法對象既“親”又“清”,做到執法有溫度,服務引導企業提升環境意識,自覺守法、主動治污。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強調,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將《計劃》確定的重點任務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并予以落實,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研究解決推進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科學高效利用資金,盡快補齊執法能力建設短板。以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為原則,著力解決當前制約執法職業化水平提升的難點、重點。發揮“12369”環保舉報熱線和網絡平臺作用,暢通公眾表達渠道,打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執法大格局。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