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底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做好2018~2019年采暖季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以來,今年6月,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印發的《通知》再次提出,為緩解天然氣供暖推進過程中出現的天然氣保供和農村用氣安全壓力,各地要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宜熱則熱,結合資源條件、環保要求、資金實力、采暖習慣等因素,拓寬清潔供暖渠道。

據空氣能源網小編獲悉,該《通知》同時提出,在城鎮地區,重點發展清潔燃煤集中供暖;在農村地區,重點發展生物質能供暖,同時解決大量農林廢棄物直接燃燒引起的環境問題。在具備條件的城鎮和農村地區,按照以供定改原則繼續發展“煤改電”“煤改氣”,適度擴大地熱、太陽能(3.350, 0.01, 0.30%)和工業余熱供暖面積,積極探索新型清潔供暖方式。
任世華認為,清潔取暖工作越來越理性。“采暖支出要和經濟發展水平、收入增長水平相匹配。”
在推進清潔取暖的同時,一個重要的方面卻被忽略了。
“從用戶端來說,關注的重點在清潔能源供給,但是節能技改跟不上,房屋保暖差,達不到節約用能的目的,資源浪費、投入加大,導致運行成本普遍偏高,極易引起‘反煤’問題。”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部主任雷宇表示。
《中國散煤綜合治理調研報告2019》顯示,農村房屋多為農民自建,保溫隔熱性能差,若室內達到標準舒適溫度,單位建筑面積的采暖負荷是城鎮節能建筑的2~3倍。
根據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吳吟的研究,北京市每戶農宅節能改造成本大約8000元,可實現降低取暖能耗50%以上。

煤控研究項目組合作伙伴對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個省份的八個城市、1775個調查對象的調研顯示,農村清潔取暖改造用戶的建筑節能改造率僅為1%。
一位參與過建筑節能改造的人士表示,在“煤改氣”“煤改電”中,建筑節能幾乎沒有推進,在農村這個問題非常明顯。“不是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而是建筑節能改造費用大、建設周期長,富裕農戶愿意接受改造,但是收入較低的農戶不愿意。”
“我們要糾正一個觀念,供暖效果不是簡單的產品問題,而是系統問題,建筑保溫與氣密性改造要先行。”雷宇表示。
雷宇建議,對資源的分析和長遠規劃要先行,確保清潔能源供應、基礎設施等滿足清潔取暖需求,環境效益符合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需要。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