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是環境治理的重要責任主體。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總量超過80%,在輕紡、化工、食品、電子、機械等制造業及制成品等行業都占絕對比例,這些企業承擔著重要的環境治理主體責任。
民營企業也是環境治理技術的重要貢獻者。在國家鼓勵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參與第三方污染治理背景下,民營企業已經成為污染治理領域的生力軍。目前,我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來自民營企業,有的地方達到90%以上,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環境治理技術成果。
11月15日凌晨4點,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趕到鄭州。李干杰此行是為了參加當天上午全國工商聯、生態環境部聯合召開的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交流推進會。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多個省份的生態環境廳(局)與省工商聯建立了戰略合作機制,李干杰要再燒“一把火”,與全國工商聯一道,共同推進全國各地的生態環境部門與工商聯部門加快聯動,推動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企業自治良性互動,完善體制機制,形成更大范圍的工作合力。
今年1月,生態環境部、全國工商聯共同發布了《關于支持服務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此時距離文件發布剛好10個月,正值去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一周年。
“民營企業作為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綠色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污染物減排的重要貢獻者、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受益者,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并還將有更大作為。”李干杰在此間表示。
大勢所趨別無他路
在全國鉛蓄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天能集團的車間,一塊10多斤重的廢舊鉛蓄電池從生產線出來之后,各種原材料基本被還原成原來的樣子,彩色的塑料顆粒甚至也被分色彩地分揀出來。把被分解提煉回收的物質再次送進生產線,便可重新造出鉛酸蓄電池。
這是天能集團轉型升級之后的變化。從2011年起,天能花了4年時間投入超過1億元進行技術、裝備升級,2013年,公司經營20多年來首次出現虧損,企業第一次嘗到發展的壓力。發展與環保出現不平衡,天能當年的決策是否是在冒險?
事實證明,天能選擇了一條對的路子。“今天,我們已經連續多年實現銷售同比增長20%以上。”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11月15日民營企業綠色發展交流推進會上,浙江省生態環境廳長方敏介紹,長興縣鉛蓄電池行業通過淘汰、兼并、重組等方式,企業數由原來的225家減少到16家,產值增加了14倍,稅收增加了6倍,重金屬鉛排放削減了九成以上。浙江培育出了天能、超威等兩家全球領先的綠色能源供應商。
浙江是中國最富裕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國最先真切地體會到經濟粗放型工業化道路之“痛”的區域。西方發達國家走工業化道路花了幾百年,在中國,真正走大規模的工業化道路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然而,西方國家曾爆發過的環境公害事件在中國并不少見。
脆弱的生態家底疊加巨大的發展體量,這條先發展、后治理的老路,中國走不起,也不能走!
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在原有的“四位一體”發展戰略的基礎上,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前不久,十九屆四中全會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一系列明確部署,為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指明了方向。
“綠”時代來了,綠色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要義,企業不分所有制、無論大小都不可能逃避,都需要逐步適應。
需要看到的是,正如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全國工商聯綠色發展委員會主任、奧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湯亮所說:“由于歷史的問題,民企綠色發展更復雜,任務更重。”
全國工商聯方面的資料顯示,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民營企業總量超過80%,在輕紡、化工、食品、電子、機械等制造業及制成品等行業都占絕對比例,民營企業尤其工業類民營企業是環境治理的重要責任主體。
發展與環境友好如何協同共進,是一道嚴峻考題。最早感受工業化之“痛”的浙江率先找到了答案。據方敏介紹,浙江“十二五”以來累計關停淘汰了3萬多家企業、整治提升9000多家企業,整體提升了許多高污染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
對于全國其他地區,這份浙江答案都是一個很好的教材和案例。環境治理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繞不過去的課程,遲早要補,早補早受益。
凝聚共識謀劃未來
近年來,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中國正處在經濟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時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在此背景下,環保執法力度顯著增強,工業企業無疑面臨很大環保壓力。
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企業自治良性互動,需要一個凝聚共識的過程。對于環保,目前更為迫切地需要凝聚正確的共識。
凝聚共識,從糾正錯誤觀念開始。正如“民營經濟離場”謬論一樣,有某些涉企的環境問題被放大,一些不恰當的聲音造成企業、社會的困惑。
“環保步子邁得太快”“企業跟不上”。去年,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謝經榮在調研中不時聽到來自企業的抱怨聲。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不能準確判斷經濟大勢,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戰略。
“環保風暴來勢迅猛、措施堅決、執行有力,我們來不及半點猶豫、觀望。”
在會上,謝經榮告訴記者,目前這種情況正在好轉。9月,他在天津召開民營企業參與污染防治攻堅戰座談會時發現了一些新變化:與去年的座談會相比,企業埋怨的少了,采取積極措施的多了;企業污染治理投資增加了;淘汰落后產能的增加了;提出合理性建議的也多了。
謝經榮舉例說,天津惟精惟一環境咨詢有限公司調研表明,生產型民營企業設置環境管理崗位的比例由幾年前的不到20%上升到了80%。
以民營企業為主的環保行業,出現了新的“國進民退”。在融資趨緊、環保投資回款慢的背景下,這是另外一種聲音。
據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不完全統計,行業內國資入股民企,2018年有10起,2019年1月至6月的半年里,這一數據已有8起。
對此,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笠鈞認為,對環境產業的這一經濟現象不應該不恰當地加以解讀。
事實是,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治理進入大區域時代,例如環渤海綜合治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無廢城市”建設等生態環境治理行動啟動,單個環保企業難以滿足項目需求。“國”“民”攜手,國資的資金優勢有望與民企的技術、項目管理優勢產生協同效應。環境產業出現的混合所有制變革,是市場化競爭的結果,或將催生行業新格局。
趙笠鈞對本報記者表示:“順勢而為。”
把工商聯的平臺用起來
當生態環境部、全國工商聯聯合出臺《意見》之時,有人會好奇,為什么這兩個部門會聯手?
其實,這是工商聯的職責所在、使命使然。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是政府管理和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的助手。工商聯的自身性質決定了工商聯的工作主題是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新時代對工商聯促進“兩個健康”提出了新要求,打贏“三大攻堅戰”,工商聯不能缺位。
截至目前,全國工商聯系統聯系著全國近一個億的市場主體,全國工商聯有4.6萬家各級商會,其中有直屬行業商會31個,基本涵蓋了民營經濟當中的核心力量。這是一支多么龐大的社會力量,工商聯的平臺引領作用“含金量”成色十足。
據了解,生態環境部、全國工商聯發布《意見》之前,雙方曾組成聯合調研組赴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調研,邀請京津冀及周邊6省市企業家代表召開座談會,并向全國30個省份的民營企業發放了3000多份問卷,詳細了解民營企業參與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定位和企業訴求。在這份調研報告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意見》的重要框架。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在推進會上表示,全國工商聯將全面推進《意見》服務舉措落地。要發揮好工商聯的橋梁作用,搭建服務平臺。要搭建民營企業與環境監管部門溝通平臺,及時反映民營企業環境治理方面的合理訴求。要通過參政議政渠道,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積極向黨和政府建言獻策,提出污染防治方面的可行性政策建議。要積極打通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部門鏈接,搭建環境治理領域的“政產學研用”平臺,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企業綠色發展需要綠色金融服務。在全國工商聯綠色發展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全國工商聯與中國民生銀行舉行了共同推進綠色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綠色發展簽約儀式。
徐樂江說,下一步,全國工商聯綠色發展委員會將與中國民生銀行共同推進綠色發展基金,在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污染重點區域試點開展綠色信貸,召開綠色金融供需見面會,支持民營企業污染治理和綠色產業發展。這些試點省份工商聯要按照協議要求,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北京:留學生感受中國年味
新疆多方力量增援伽師 救援工作仍在持續
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狀病毒?一篇文章
跟著“快遞小哥”送年貨:“晚點回家 早
過了大寒,就是年
濟南·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聯合濟南高
2019“鳥巢杯”全國青少年冰雪文化藝術
中國第一女巨人姚德芬,身高2.36,比姚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隆重開幕
山東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
走進“死亡之海” 探訪給地球做“CT”的
候鳥“戀”上洞庭湖,回歸自然成就的奇
熊貓戲初雪
中國首次在南極宇航員海開展海洋生態調
2020年的第一場雪,來啦
鐵道“保姆”寒冬體檢高鐵大橋
90歲“人民幣女郎”梁軍去世 系新中國第
清華教授去世,超千萬財產“曝光”,他